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社会支持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6-02 00:51
【摘要】: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加剧。这种现象逐渐催生出流动儿童这个越来越庞大的新生群体。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本文较系统回顾了歧视知觉、抑郁和、会支持的相关理论以及流动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考察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抑郁、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福建泉州市600多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流动儿童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 第二、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即歧视知觉水平越高,抑郁水平越高而主观幸福感越低。 第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水平对其抑郁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抑郁水平随着歧视知觉的增加而增加,主观幸福感水平则随歧视知觉的增加而减少。 第四、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抑郁及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抑郁及主观幸福感所产生的影响是部分通过影响社会支持来实现的。 第五、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的教育对策。分别针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适应及社会支持提出了切实减少歧视现象、大力提高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水平以及全面增加社会支持这三条建议。其中对增加社会支持的方法提出了从健全政府支持、完善群体支持、关注教师和同伴等个体支持三个方面来提高对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具体方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舒艨;袁晓娇;刘杨;蔺秀云;方晓义;;社会支持和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2 瞿sズ

本文编号:2490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90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