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民办教育管理:政府的角色

发布时间:2019-06-13 16:33
【摘要】:正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如何落实纲要精神,促进我国民办教育的大力发展?本期七篇论文分别对国内外非政府办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在世界范围内,私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办学形式。从19世纪开始,发达国家陆续建立了以公立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国民教育体系。由于政府过度干预的经济形式和公共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政府的作用以及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方式,并对学校教育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国内外学者对于私立(民办)教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
[Abstract]: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and long-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promulgated in 2010, points out: "Priv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growth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force for promoting educational reform." How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outline and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is issue, seven papers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non-governmental runn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In the world, privat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form of running a school. Since the 19 th century,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a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public education as the main form. Due to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form of excessiv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the 1980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egan to re-examine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ffective way of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and carried out privatization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tudied the problem of private (private) education in many aspects.
【分类号】:G52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经纬[J];中关村;2011年08期

2 朱振国;;教育改革应有法可依[J];小学阅读指南(中);2011年07期

3 杨红娟;易颖俐;;浅析民办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环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张歌;;完善制度环境,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民进中央考察团在江西考察纪实[J];民主;2011年06期

5 袁青山;;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中的学校转制方案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6 彭智勇;;科学规划与科学行动[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7 苏君阳;;理性定位与审视教育改革目的[J];民主;2011年07期

8 刘少安;;“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欧广源率省人大代表视察民办教育情况[J];人民之声;2011年06期

9 叶德磊;;教育改革和创新要找准“病根”[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8期

10 石磊;杨卫安;;基于教育公益性的政府职能定位[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馨元;张会亮;李红林;付文婷;陈玲;王丽慧;;独生子女创造性想象力水平较高 需正确引导健康发展——“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之四[A];2010中国科协调研动态汇编[C];2010年

2 王绯烨;;教育券的理想蓝图与实践困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刘彦辰;;探索突破创新教育发展中的瓶颈[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实效与魅力:实施创富教育[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乐天;;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分解与路径选择[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孙伯良;;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任琳琳;;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学校变革[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邓泽军;;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述德;杨忠俭;;落实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稳定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杨红卫;;撑起云南民办教育的一片蓝天[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办法》全解读[N];青岛日报;2009年

2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特级校长 吴子健;时代呼唤以教育家精神办学[N];文汇报;2009年

3 山西兴华职业学院院长 宋兴航;拓宽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林玉萍;教育改革中的“三问”[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舟曲县坪定九年制学校 郭炜;教育改革之我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6 符信;广东编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广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孙传海 通讯员 杜俊龙;中旗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步伐[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8 记者 刘垠;知名人士建言教育改革[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袁岳;教育改革思路应有多方案[N];科技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振凯;教育改革问计于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98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98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