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与自尊消极完美主义的相关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normal eating behavior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elf-esteem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arly interven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Methods A total of 327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rom four universities in Nanjing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questionnaire, self-esteem scale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bnormal eating behavior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 = 13.14, P0.01); abnormal eating behavio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perfectionism (r = 0.19, P0.05),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elf-esteem (r =-0.25, P0.01). Conclusion The abnormal eating behavior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influenced by professional nature, low self-esteem and negative perfectionism.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佟月华,宋尚桂;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2 訾非;;消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3 陈清刚;;进食障碍与社会心理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1期
4 关丹丹,王建平;北京女大学生进食障碍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晓花;青少年进食行为与进食障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建东;常保瑞;;大学生完美主义、内外控、自我和谐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2 杨群茹;;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杨丽;梁宝勇;张秀阁;吴雨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4 娄振山;熊波;;飞行员进食状况的心理影响因素[J];东南国防医药;2008年03期
5 葛灿红;;罗亭: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悲剧[J];俄罗斯文艺;2006年04期
6 胡美琴;曾令霞;颜虹;;进食障碍问卷在西安市城区中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6期
7 余小鸣;苏小路;潘勇平;高爱钰;石晓燕;;劝导模型在青少年进食障碍预防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7期
8 徐强;;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进食障碍的成因[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于亮;;女性运动员进食障碍研究综述[J];高师理科学刊;2010年03期
10 卢世臣;张淑爱;马建宝;;进食障碍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晓苗;刘丹;高文斌;;北京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关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医护人员职业耗竭风险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薇静;基于情绪视角的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周亚娟;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学业成绩、抑郁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亚楠;大学生完美主义、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蒙;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完美主义、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莉;人口统计学因素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金;中学教师完美主义倾向及其与职业倦怠关系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双磊;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及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梁雪梅;成都市区女性大、中学生进食障碍患病率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赵燕;内隐完美主义作用机制及其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丽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完美主义和抑郁状态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建伟;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廖秀红;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在校表现、健康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亢万虎,毛莉君;进食障碍研究的一些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2年02期
2 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如何进入研究现场[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3 丁树明,胡赤怡;神经性厌食症及神经性贪食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4 訾非;;对权威的畏惧感、对他人否定评价的惧怕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5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6 林雄标,胡赤怡;社交恐怖症的临床与认知特征[J];上海精神医学;1997年02期
7 乔慧芬,张宁;进食障碍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唐莉,张进辅;新视角——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7期
9 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J];社会学研究;1997年06期
10 訾非;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林;杨宏飞;;杭州市大学生完美主义羞怯及面子心理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7期
2 龚艺华;;重庆市578名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3 毛小玲;胡良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预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0期
4 李雪;王淑敏;孙远;;重庆市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探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5 时松和;冯启建;吴敏;葛菊红;李幼辉;;河南省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6 尚云;;白族大学生565名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4期
7 宋逸;季成叶;星一;张琳;陈天娇;胡佩瑾;;中国18省市自治区城市高中生性行为现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12期
8 全莉娟;徐圆圆;姚本先;;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差异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1期
9 李彤;刘计荣;蒋风萍;;北京某高校2008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10 何敏;刘鑫;白林;;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兵;;人本主义教育与我国素质教育对比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唐洪;施建农;张梅玲;;初一及高一学生亲子关系状况的对比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不同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苏家文;沈新宇;赵少雄;;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水平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谭小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邹颖佳;胡竹菁;;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程燕;余林;;“网恋”与传统恋爱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永新(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记者 王勇;“作文克星”学生越发不用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本报记者 付志平;掌握信息技术 教师甘当学生[N];福建邮电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蓓;学生喜欢“滕头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鲍东明;主体教育,,统领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陕西省子洲县二中 张亚莉;“问题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吴竺;必须加大教育工作的四个含量[N];江西日报;2000年
9 蒋明安;观察—记忆—想象[N];美术报;2002年
10 李泽瑾 高凯凌;敲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月霞;任务型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贺晓立;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陈锡林;城乡初中生自我概念及其结构特点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09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0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