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谈现代教育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Abstract]:The humanistic view of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incere consistency", "unconditional positive attention" and "empathy"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we use the important tools of "sincere consistency", "unconditional positive attention" and "empathy" to construct a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45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召伦,李晓明;医学心理学的新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薛伟贤,冯宗宪,陈爱娟;企业家激励约束的障碍、因素与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张庆辉;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4 常素巧,张丽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反向思考[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5 王炳德;论创造动机的激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6 卜长莉;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聂大海,吕蓓蓓;个体心理文化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4期
8 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9 张景明,刘潇;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突破口[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刘莉琼;从格式塔意象看古诗《江雪》的翻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灏;李乐平;;霍妮新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曹继军;;浅议初中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的方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永华;国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法律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凌宏彬;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郭元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玛;权力的集中与制约[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何静;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田保华;郑州市城市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4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丁国旗;走出形式主义的牢笼——什克洛夫斯基后期文艺思想探讨[D];郑州大学;2001年
6 刘卫华;反省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许玉萍;城乡不同地区高中生人格、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战淑华;横看成岭侧成峰[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萍;论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的精神分析学思想[D];四川大学;2002年
10 乔凤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欣卉;;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师生关系[J];华人时刊;2011年09期
2 李霞;;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3 朱林;;“严、爱、宽、博、智”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鲁爽丽;;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黑河教育;2011年07期
5 陶丽苹;;略论中小学师生关系有效沟通的途径[J];中学教育;2002年08期
6 李岩;;让师生关系“好”起来[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5年11期
7 李立凤;;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8 李燕林;;如何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9 杨雄珍;;复杂性理论下的动态化师生关系[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10 徐昕欣;;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怎样的[J];上海教育;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叶绍胜;;构建学习型师生小家庭的实践[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6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1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