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作者单位】: 云南省精神病院;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凯,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3期
2 胡连新;黄钢;苏程;梁嘉嘉;陈剑琴;蔡洁;;交互式音乐治疗对儿童焦虑障碍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01期
3 樊富珉,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2期
4 杨宏飞,吴清萍;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体育教学中运动角色扮演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祚山;张涛;;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晓娟;;不同持续时间及频率的有氧搏击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元刚;刘俊;;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刘小戈;林济森;;大学生创业制约性情感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7 王贺茹;宋文红;金春华;;学习困难儿童的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09年07期
8 朱风书;颜军;许克云;陈爱国;;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李柯,王楠;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10 黄车白,孙锦华;在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樊蓓蓓;张春华;;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周世纲;王立梅;李军;;关于经济危机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张婕;徐武;张晔;;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步平;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刘裕;高校教育服务公平评价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王言群;新编健身气功的理论构建[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10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尚晓可;元认知干预法治疗大学生抑郁障碍的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春满;体适能训练对肥胖青年男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恒生;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洪菊;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贺燕;来沪青少年自我意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曹燕;肥胖与正常体重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强;某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惠军,石俊杰;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2 钞秋玲,郭祖仪,王淑兰;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3 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进;杨佳;;贵州省小学生心理健康高中低年级比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符正平;;多渠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新课程(小学);2010年11期
3 韩进;陈维翰;杨佳;;贵州省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师认知发展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黄和林;;围棋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高屹;于新红;张瑞凯;;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刘晖;杨会芹;;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刘兟斐;卫萍;王兆良;张楠;;论小学“目标导向—过程干预—评价监控”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卫生软科学;2007年06期
8 李玲;;南昌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职业时空;2009年09期
9 陈泊蓉;李贵安;赵微;;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9期
10 王芳芳;刘德华;崔明;;初中优、差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2 何源;朱永新;;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小学生偏科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俞剑峰;;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志红;;西安市某小学2004-2006年在校儿童意外伤害调查[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刘成刚;;对不同年级小学生榜样及选择依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李晓云;翟庆香;徐金秀;;兰州市小学生肥胖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李霞;夏青;;论对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蒋异;;再品茶[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其江 刘琦;祖国的花朵需要你的呵护[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记者 薛蕾;春节“迟到”,,本学期超长[N];无锡日报;2007年
3 张海庭邋牟进军 记者 林媛;3335小学生早餐免费吃鸡蛋[N];烟台日报;2008年
4 李扬;“成长的烦恼”真不少[N];新华日报;2003年
5 记者 张坤 通讯员 常英;家长,多陪孩子玩玩吧[N];东营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林淑霞;如何帮“小朋友”成为“小学生”[N];福建日报;2007年
7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李贤良;长沙开福区两万余小学生在游戏中开学[N];光明日报;2006年
8 乐山师范附属小学 王惠津;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培养原则探微[N];乐山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啸飞 通讯员 唐连生;花季少年为何成了盗贼[N];秦皇岛日报;2007年
10 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 许凯潘;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如何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赵弘;小学生算术应用题多重变异样例学习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毅;男性同性恋的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清;基于PASS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问题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春光;澳门小学生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发展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初秋;长春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及心理因素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志香;社会标定对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4 廖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罗桃兰;深圳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罗勤;小学生品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晓玲;论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丽萍;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纯清;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性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颜德艳;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0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3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