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意识到教学行为:教师成长的方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2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许洁英;课程意识:新课程中教师发展的生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0期
4 李黔蜀;;试析教师课程意识[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9期
5 钟启泉,岳刚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J];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高职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何文婷;;高校英语教学中新课改发展的有效措施(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李科;;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范启国;邓毅;;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现状分析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张志华;;浅谈高职英语教师的课程意识[J];大家;2012年02期
7 程俊;;以工程意识贯穿“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01期
8 窦金全;;军事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三勤”[J];大学教育;2012年03期
9 曹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8期
10 王凯;教师叙事与专业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邢志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及实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志强;领悟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庞作娟;浅探小学中年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史颖;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常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领悟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剑锋;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根;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赖瑜;小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乔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2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4 浩歌;;改到深处是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1期
5 钟启泉,岳刚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J];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雅君;郝作成;;浅析教师自我发展中反思的作用及实践[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丽娟;;做好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成长[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12期
3 廖成安;;新课程下提倡课堂教学反思[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4 柳德玉;;论经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5 马勇琼;;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及其培养[J];社科纵横;2006年02期
6 苏冬英;;浅议教师在反思中成长[J];才智;2011年06期
7 魏小英;;生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初探[J];中学生物学;2007年05期
8 傅前宽;;浅谈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9 周德双;张杰;;创新校本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6期
10 梅洁;;通过学生评教促进教师成长[J];中小学管理;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月鲜;;在教学反思中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雄;;反思其实很美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潘水添;;学校内涵发展与教师成长的研究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附件材料⑨ 四川省青川中学校教师成长档案袋管理办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刘友开;;敢立潮头唱大风——我的30年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总结与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7 潘水添;;学校内涵发展与教师成长的研究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郭红霞;;一位中学数学教师的成长之路——解读张思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黄庆坤;向兰花;;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刘友开;;敢立潮头唱大风——我的30年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总结与反思(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文科 大连教育学院学校发展评估中心主任;期末总结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吴其林;读书展示助推教师成长[N];莱芜日报;2010年
3 ;校长如何面对教师的“教学外业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闻道;南京:首届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成功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阳 芳;教师成长离不开自我“充电”[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强;河南濮阳 为农村教师成长铺路搭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周晓玲 本报记者 黄巧娣;五通桥:“创先争优”促进教师成长[N];乐山日报;2010年
8 古林松 广东省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共同体”:区域推进教师成长的新模式[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本报通讯员 张蕊;教师“远程”研修“近距离”研讨[N];济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吴晶;尊重教师不应只在节日关怀[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萌;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兴芳;教师角色期待及其对教师成长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宗永杰;普通高中教师工作状态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辉;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峰;从教学新手到优秀教师[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艳艳;教师培训者任职资格标准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邓雪梅;研培教师对“研培合一”模式的不适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雪亚;生命之光与价值之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后世明;共享式备课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涂欣;作为一个人的教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智琨;虚拟学习社区:构筑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平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6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8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