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因素析及其培养建议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因素析及其培养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同一性指个体将道德理想、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内化到自我意识中,对自身的道德形象与道德身份有符合社会期待的明确定位,并且在时空维度有很好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道德行为与道德意识有较高的吻合度。当今青少年知行脱节、自我同一性危机、道德价值观与道德身份认同危机现象较为突出,开展道德同一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上为学校德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道德同一性有三个理论基础:自我同一性理论、自我发展理论和道德动机理论。道德同一性的表现维度分为内隐维度和外显维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总体发展良好,但是外显道德同一性的发展欠佳;女生的道德同一性水平高于男生;学生干部的道德同一性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学生道德同一性高于没参加过的;少年犯的道德同一性低于同龄高中生。对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同一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温暖理解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同一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惩罚严厉型、拒绝否认型和过分干涉保护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均与道德同一性呈显著负相关。 根据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发展的特点,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与道德同一性的相关分析结果,建议从赋予青少年较高的道德期待、组织青少年多参加志愿者活动、促使青少年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及给予青少年足够的温暖与理解等方面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同一性。
【关键词】:青少年 道德同一性 影响因素 培养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4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2-15
- 1.1.1 问题的提出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20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15-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2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4
- 1.3.1 研究构想20-22
- 1.3.2 研究方法22-24
- 2 道德同一性概述24-36
- 2.1 道德同一性界定24-32
- 2.1.1 道德同一性的概念24-26
- 2.1.2 道德同一性与相关概念26-32
- 2.2 道德同一性的理论基础32-34
- 2.2.1 自我同一性理论32-33
- 2.2.2 自我发展理论33
- 2.2.3 布莱西的道德动机理论33-34
- 2.3 道德同一性的表现维度34-36
- 2.3.1 道德同一性的维度划分34
- 2.3.2 道德同一性不同维度的意义34-35
- 2.3.3 道德同一性两个维度的融合35-36
- 3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36-61
- 3.1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发展状况37-46
- 3.1.1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发展的一般状况37-42
- 3.1.2 少年犯道德同一性的发展状况42-46
- 3.2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因素46-61
- 3.2.1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差异性46-55
- 3.2.2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55-61
- 4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培养建议61-71
- 4.1 赋予青少年较高的道德期待61-63
- 4.1.1 教师期望效应61-62
- 4.1.2 赋予较高期待的方法62-63
- 4.2 组织青少年多参加志愿者活动63-65
- 4.2.1 角色体验63-64
- 4.2.2 组织志愿者活动的方法64-65
- 4.3 促使青少年多进行人际交往65-67
- 4.3.1 认知失调理论65-66
- 4.3.2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66-67
- 4.4 给予青少年足够的温暖与理解67-71
- 4.4.1 帮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性68
- 4.4.2 父母与子女调换角色68-71
- 5 结语71-73
- 5.1 论文得出的结论71-72
- 5.1.1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发展情况71
- 5.1.2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因素71
- 5.1.3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培养建议71-72
- 5.2 研究工作的局限与不足72
- 5.2.1 研究工具72
- 5.2.2 被试72
- 5.3 研究工作的改进72-73
- 参考文献73-77
- 附录177-79
- 附录279-83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增奎;;“社会服务学习”与道德自我认同[J];中国德育;2007年02期
2 马向真;;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韩一凡;;浅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4 万增奎;;西方德育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道德同一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5期
5 杨韶刚;万增奎;;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研究[J];教育导刊;2009年05期
6 柳潇,曹清燕,周紫薇;道德自我: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J];理论界;2005年11期
7 牡丹;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调查比较研究[J];前沿;1997年10期
8 樊浩;修养传统与道德自我的建构[J];人文杂志;1996年04期
9 杨国荣;论道德自我[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02期
10 万增奎;杨韶刚;;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的修订[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红梅;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柳潇;当代大学生道德自我功能的异化及其消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艳萍;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问卷编制及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陈利华;当代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因素析及其培养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