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空间视域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量评估

发布时间:2020-04-18 04:4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全面落实,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成为美好生活需求的必要条件。教育不仅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也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工具。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且以县域为单位率先发展教育均衡。而目前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性更加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受到经济的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分布散乱,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随后由于布局调整而兴起的撤点并校风波使得教育更加集中化,却增加了偏远地区学龄儿童就学距离,出现了过于集中化的现象。因此,均衡性的定量评价与合理的布局调整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根据监利县义务教育发展规定,按照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递进,制定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机会均衡、过程均衡、结果均衡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机会均衡以教育就学机会均衡性评价来解释,分为就学距离、就学可达性、教育设施供需平衡三个指标;过程均衡以教育资源配置均衡进行表达,分为教师配置均衡、学校班额配置均衡、校舍建筑面积配置均衡、基本建设经费配置均衡四个指标;结果均衡以教育质量均衡性进行评价,以初中学生的中考成绩及各学校过线的人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2015年监利县义务教育中心城区和其他乡镇存在较大差异,监利县北部和监利县南部存在较大差异,且教育就学机会高的区域,资源配置不足;资源配置充足的区域,教育质量却无法达到平均水平,说明监利县义务教育处于不均衡发展的状态。为了改善监利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根据《监利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提出空间视域下的布局调整规划的解决方案,并以2010年监利县小学布局为实证数据,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论证。解决方案共撤销学校139所,新建10所小学,从空间角度与“十二五”规划后的2015年监利县小学布局现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解决方案的均衡性比实际情况好,就学距离、就学可达性均有改善,同时监利县南部等缺乏学校设施的区域也得到了缓解。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和评定,也与政府的经济规划、人文规划息息相关;在布局调整时不仅需要考虑空间上的均衡发展,也要考虑群众意愿、历史文化等方面。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可为空间布局调整的均衡性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图文】:

分布图,监利县,行政区划,人口


(a)监利县 2010 年人口、义务教育学校分布 (b)监利县 2015 年人口、义务教育学校分布图 2.1 监利县行政区划、人口及义务教育学校分布图监利县小学分布离散,基本保持一镇至少一所县镇级别小学,每镇有多个农村小学满足偏远地区学龄儿童就学;2010 年及 2015 年中心城区初中数量占全县约50%,而其他乡镇的初中基本按照一镇一校模式分布。监利县 2010 年及 2015 年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如表 2.1 所示,结合所得资料,经过“十二五”时期,监利县教育局撤销小学、教学点 132 所,合并、新建小学、教学点 30 个,小学分为县镇级别小学和农村小学;撤销 9 所初中,部分小学初中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10 所。表 2.1 监利县 2010 年、2015 年义务教育学校信息表2010年小学个数(单位:个)初中个数(单位:个)小学班级个数(单位:个)初中班级个数(单位:个)299 48 2547 1076小学人数(单位:人)初中人数(单位:人)小学专任教师(单位:人)初中专任教师(单位:人)118501 54362 4379 4510小学个数(单初中个数(单位:小学班级个数(单初中班级个数(单

分布情况,行政村,泰森多边形,监利县


按照行政村所辖区域的面积比例对行政村学龄儿童人数进行估算。行政村分布情况及创建的泰森多边形如图2.2 所示,,估算方法如下:i x i xC = Population × ThiessenArea Area(2.1)公式(2.1)中,iC 是第 i 个行政村的学龄儿童人数,xPopulation 表示第 x 个乡镇的学龄儿童人数,其中行政村 i 属于乡镇 x;iThiessenarea 表示第 i 个行政村对应的泰森多边形面积,xArea 表示乡镇 x 的面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522.3;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达布希拉图;;浅论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教育部出台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J];青年教师;2005年06期

3 姚琳琳;;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特立学刊;2012年01期

4 袁振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新突破[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5 ;市政府出台意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决策导刊;2012年05期

6 ;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自治区教育厅召开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发言摘编[J];宁夏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7 ;落实义务教育法 实现教育新跨越——自治区教育厅举办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J];宁夏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8 蔡国英;;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宁夏教育科研;2005年02期

9 李燕冰;;楚雄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年01期

10 苟玉;;论教师流动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晓伟;;规范引领 发展特色——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A];第四届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文集[C];2015年

2 马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四点思考[A];第四届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文集[C];2015年

3 朱鹏;孟宝跃;;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A];第四届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文集[C];2015年

4 陈娉婷;孙河川;;问题与对策:推进沈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6年

5 翟静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行为失当的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军虎;刘小平;;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西省A县的调查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金家新;;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顶岗实习与脱岗培训有机结合 有效促进唐山教育均衡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马恒燕;;共享优质资源 追求教育均衡发展[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梅 通讯员 李建舟 张继元;共享教育阳光[N];甘肃日报;2016年

2 记者 周一青;自治区教育厅10项行动“拔穷根”[N];宁夏日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王亦然;东胜区:促进教育均衡普惠出新招[N];鄂尔多斯日报;2018年

4 记者 樊未晨;教育部与2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青年报;2011年

5 周大平;切莫轻言延长义务教育上限[N];中国青年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吴启昌;雷波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N];凉山日报(汉);2018年

7 本报评论员 王淼;教育均衡发展可从不炒作名校开始[N];中国改革报;2018年

8 张凤妮 党群;推进教育均衡 共享一片蓝天[N];咸阳日报;2017年

9 成全;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北海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黄兴国 程墨 实习生 毛军刚;湖北:打赢义务教育均衡攻坚战[N];中国教育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江峰;特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姚永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田晓婧;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诗漪;空间视域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量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汪佩;关于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王冠群;巴彦淖尔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4 刘琳;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流动失衡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庄珊珊;东营市河口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6 白号;河北省农村学区制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7 耿琰;河北省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8 卢小璇;马克思教育思想视野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9 孙哲;抚顺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魏银银;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31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31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