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智慧研究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闫艳;;倾听“智慧”的声音——另一种思维“看”教学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2期
2 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4 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王鉴;;教学智慧:内涵、特点与类型[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6期
6 席梅红;;论教师教学智慧的具体表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赵建军;教学智慧内涵界说[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徐继存;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成晓利;毕平平;;论教学智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铁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刘述亮;;体育教师的情感素质浅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2期
3 林慧芳;;中小学衔接教育家庭指导策略研究——论家长在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才智;2010年03期
4 吕星宇;农兴强;;教育智慧的呼唤与生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5 田耘;罗淑兰;;教师的教育智慧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韦永强;;教师个人教育理论的构建[J];成功(教育);2010年05期
7 赖玉华;林枋;;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微格教学中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8 孙宏安;;教师的人文素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张成武;;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学教学面临的新问题与应对策略[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胡绪阳;;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芸;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机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芳;我的讲台,,我的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岩;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霞;关于农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机智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宁非;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机智的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琪;中学生物教师课堂教学机智观察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史贺君;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学机智典型案例释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磊;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妮妮;论教学机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冬芹,周彩英;浅析沉浸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2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洪汉鼎;论实践智慧[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6 李凤兰;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 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8 蔡亚平;论教学反思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陈桂生;“实践教育学”问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光明`;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志泉;体验教育—当代教育的呼唤[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魏明;论冯契的本体论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显辉;曾晓彤;;师者“三心”——试论教师的道德人格构成[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2 杨汉国;代显华;段黎;刘晓琴;;实验教学安全管理构成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3 闫宏迪;赵庆华;;中外教师发展阶段比较研究及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8期
4 杨素娟;;在线学习社区的组织气氛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6期
5 张爱玲;;教师的发展阶段与专业成长[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
6 李经银;;读者心声[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7 陈宝石;;学生心理训练不可忽视[J];科学与文化;2002年06期
8 赵桂霞;;从名师的成长经历看教师培养[J];基础教育;2007年03期
9 董方前;;学校管理中的教师群体激励[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10 程振强;杨莉莉;;留住亲情,守住希望——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困境成因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裴娣娜;许义平;李建忠;;关于建构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21世纪新形态的几点思考[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鸿侠邋李恩忠;在“预设”与“生成”间展示教学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杜萍;生成教学智慧 迎战变化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英山实验中学 张鹏 小鸣;教学智慧:青年教师提高教艺的核心[N];黄冈日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皮连生;育人识教需懂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刘金明(天津教科院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聚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N];天津日报;2006年
6 郭化;教育要面对不同利益的诉求[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郭晓宇;路甬祥:把义务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N];法制日报;2007年
8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成为有教学智慧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曹飞;“四阶段”理论为信息化发展“把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杜弋鹏;北京教育进入又好又快发展阶段[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闫飞龙;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D];厦门大学;2009年
2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晓辉;教学空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兆坤;教师教学智慧及其养成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陶琳瑾;6-12岁小学儿童宽恕倾向发展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江红;班级文化发展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苗梅娟;论教学智慧——本体论的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成晓利;论教学智慧及其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玉英;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情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郑娟娟;论近代教会教育在安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9 孙芳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相关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红娟;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5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3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