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学优生内隐情绪调节、内隐自尊的差异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劲;郭斯萍;;中国人人际情感的差序格局关系:来自EAST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7年03期
2 林浦凤;;当代古筝艺术的创新和文化审美属性[J];艺术研究;2014年03期
3 黄伟庆;;内隐态度的缘起、研究现状及展望[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杨福义;梁宁建;陈进;;内隐自尊的特性:来自EAST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3年06期
5 刘景霞;李志敏;江琦;;内隐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闫树英;;关于学优生成长的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7 侯锡刚;张本孚;;如何做好后进学生转化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S1期
8 杨福义;梁宁建;;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9 蔡华俭;;泛文化的自尊——基于中国大学生的研究证据[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10 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洪玉;沈德立;;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态度与其数学学业成就的相关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晓艳;大学生内隐情绪调节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马飞飞;学优生和学困生内隐自尊发展研究及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郑玉;归因诱导对不同焦虑水平中学生的自尊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铖;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与心理特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晓芳;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社交回避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9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4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