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团体心理辅导对在沪非大陆高中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12:17
【摘要】:孤独感是主观上的心理不适应感受或体验,是人们处在陌生环境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对非大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高中生而言,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水平和生活适应能力,甚至会导致他们反社会思想和行为的出现。非大陆高中生只身来到异国他乡,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剧增的学习压力和语言障碍,更易成为孤独感的高发人群。纵观国内外文献,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的孤独感研究还相对甚少,以在沪求学的非大陆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的孤独感研究几乎没有;且在研究方向上侧重于考察孤独感的产生因素和相关性,对孤独感的干预与防治没有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仅限于从认知入手的个别治疗干预模式,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的干预研究至今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本研究拟研究在沪高中生的孤独感现状,并筛选在沪非大陆高中生高孤独感个体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旨在探究有助于他们孤独感降低和改善的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推动他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也为国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两个研究逐步探讨在沪非大陆高中生的孤独感状况和改善措施。研究一采用问卷法对134名两类身份的在沪高中生分别进行了四种权威经典的心理量表的施测,调查比较他们在孤独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自尊等四方面的整体水平状况。结果表明在沪高中生的孤独感体验较高且无组别、性别差异;在沪高中生的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无组别差异,非大陆高中生的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大陆高中生,非大陆高中生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大陆高中生;在沪高中生中,其积极应对方式、自尊水平无性别差异,男生的消极应对方式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男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女生;在沪高中生的孤独感水平与其积极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和自尊水平成显著负相关。研究二根据孤独感的量表得分筛选出40名高孤独感在沪非大陆高中生作为实验被试,通过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其中20名实验被试进行干预。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5份,其中实验组17份,对照组18份)的前、中、后测比较,发现此次团体辅导对在沪非大陆高中生的孤独感干预的效果显著。团体凝聚力、模仿行为、宣泄、希望重塑、普遍性发现等团体治疗因子对降低孤独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发现,合理的团体辅导方案是降低孤独感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团体氛围是降低孤独感的根本保障。在团体辅导中,成员能在人际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增加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自信心,能有效降低其孤独感水平,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综合得出以下结论:(1)在沪非大陆高中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且无显著的性别差异。(2)在沪非大陆高中生的孤独感水平与其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尊等因素成显著负相关。(3)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对在沪非大陆高中生孤独感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其孤独感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4)本次针对高孤独感个体制定的团体辅导方案合理、有效。(5)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因素在对孤独感水平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因素在对孤独感水平的影响中无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洲;陈福美;吴怡然;苑春永;王耘;;高中生友谊质量对学校孤独感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1期

2 张见有;江慧;韦嘉;易旭灿;张进辅;;中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和学校满意度对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10期

3 杨丽;童俊;缪绍疆;赵旭东;;家庭气氛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11期

4 李仲平;;高中生孤独感现状与社会自我知觉、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13期

5 王明忠;周宗奎;范翠英;孙晓军;;他人定向变量影响青少年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人际能力作中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4期

6 白春玉;张迪;陈容;顾国家;;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7 范佳丽;葛明贵;;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8 许晓芳;侯振虎;;老年人孤独感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3期

9 曲可佳;邹泓;余益兵;;青少年孤独感与人格五因素的关系:人际关系能力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0年06期

10 孙逊;;高中生孤独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平;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自尊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廉乐;团体辅导对高一新生孤独感的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郭蒙;小学生孤独感调查分析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姜芳;对高一新生孤独感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何毅钦;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栗田野;团体辅导对职高学生自信心水平及应对方式影响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牟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亚灵;西藏班中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9 白雪苹;安养机构老人的孤独感及其团体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马素红;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感状况及与其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50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50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