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与生命态度的现状、关系及干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期
2 李爱;;解析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年08期
3 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罗怡;刘长海;;校园欺凌行为动因的匮乏视角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02期
5 刘丽琼;朱海研;熊晓;王雷萍;刘丽淑;闫岩;叶阳阳;;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自尊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7期
6 吴宜蓁;;危机情境与策略的理论规范与实践:台湾本土研究的后设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3年05期
7 王丽萍;;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其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1期
8 高钰琳;陈佩云;;护理本科新生生命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08期
9 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雪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2 庞莉;大学生生命态度与心理求助的现状调查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史李阳;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和欺负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贺岚;看不见的角落[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康秀;校园“霸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张艳华;生命观与青少年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陶丽;第三空间下青少年自我认同及与生命态度关联性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0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5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