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与生命态度的现状、关系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17:03
【摘要】:农村地区部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不良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关注农村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关乎民族未来。部分农村初中生生命态度消极颓废,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这必须引起所有心理健康工作者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首先对农村地区初中生校园欺凌及其生命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其现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两者关系。然后编制生命态度正向提升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通过实验干预来证实提升生命态度并减少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自我报告有被欺负经历的学生占比47.4%,欺负他人者占比24.67%,而双重欺负者占比19.09%。调查结果充分证实了在农村初中生中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2)欺凌行为的方式是言语欺负占第一位。农村初中生欺负行为最容易发生在教室,其次是操场。当欺凌行为发生后,同学们更愿意把受欺凌的事情和朋友倾诉。在观察到欺凌现象发生时,极少数同学选择帮助被欺凌者。(3)农村初中生的生命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感维度得分最低,其次是生命经验与死亡态度。(4)爱与关怀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双亲陪伴、家庭情况、学业满意度、家庭喜欢程度上生命态度部分维度均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5)校园欺凌和生命态度间存在显著负性相关,生命态度能部分预测校园欺凌行为。(6)通过改变爱与关怀、生命经验、死亡态度、存在感等,本研究所编制并实施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农村初中生生命态度水平有即时性和持续性的效果,并能够降低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1期

2 李爱;;解析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年08期

3 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罗怡;刘长海;;校园欺凌行为动因的匮乏视角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02期

5 刘丽琼;朱海研;熊晓;王雷萍;刘丽淑;闫岩;叶阳阳;;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自尊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7期

6 吴宜蓁;;危机情境与策略的理论规范与实践:台湾本土研究的后设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3年05期

7 王丽萍;;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其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1期

8 高钰琳;陈佩云;;护理本科新生生命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08期

9 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10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雪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2 庞莉;大学生生命态度与心理求助的现状调查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史李阳;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和欺负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贺岚;看不见的角落[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康秀;校园“霸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张艳华;生命观与青少年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陶丽;第三空间下青少年自我认同及与生命态度关联性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0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50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