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初一新生同伴关系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团体辅导

发布时间:2020-08-28 13:40
   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青少年,处于青春期伊始阶段,同伴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外研究显示,同伴关系水平是否良好将会对青少年的各方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对其心理适应的影响。同伴关系良好的青少年,在遇到心理适应问题时会向同伴求助,还会在平时不断与同伴交流分享,因此可以更好的适应,而在适应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又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同伴关系,所以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同伴关系的改善可以改善心理适应状况。而团体辅导是影响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探讨初一新生同伴关系和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二主要针对初一新生的同伴关系进行团体辅导,以此来探讨团体辅导能否改善初一新生的同伴关系,进而改善其心理适应状况。结论如下:研究一表明:1.初一新生的同伴关系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关系显著高于男生;同伴关系在是否住宿上差异显著,住宿生的同伴关系要显著高于走读生。同伴关系在是否独生、是否班干上无显著差异。2.初一新生的心理适应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的心理适应要高于男生;心理适应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的心理适应要高于独生子女;心理适应在是否班干部上差异显著,班干部的心理适应要高于非班干部;心理适应在是否住宿上差异显著,住宿生的心理适应要高于走读生。3.同伴关系的多个维度与心理适应多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同伴关系越好,个体的心理适应性越好。研究二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差异不显著,但是通过团体辅导,实验组的同伴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同伴关系和心理适应干预前后测的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同时,实验组前测与后测差异显著,因此说明本研究的团体辅导干预是有效的。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杨琳;;加强心理适应,做合格的大学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1期

3 黄辛隐;白大文;;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模式比较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卢永彪;吴文峰;;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心理适应[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5 刘东林;;应重视中小学教育衔接阶段的学生心理适应[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年03期

6 银春;;你的心理适应力如何[J];学生之友(初中版)(中考);2009年01期

7 璞玉;;丈量你的心理适应度[J];小学生时空;2010年04期

8 银春;;你的心理适应力如何?[J];初中生之友;2003年Z2期

9 周奎英;教师的心理适应[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10期

10 朵朵;你的心理适应力强吗?[J];现代交际;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雯;张仁和;苏珍颐;;情绪与心理适应关系的跨文化比较[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大庆;;不同群体对离退休的心理适应[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周钦江;黄希庭;;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林玮芳;林以正;黄金兰;;心理区隔模式之测量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陈依芬;黄金兰;林以正;;忍耐策略运用组型对心理适应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赵燕;丁雪辰;刘俊升;;青少年社交淡漠与心理适应的交叉滞后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卫东;;社会发展过程中上海老年人的心理适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孟莉;岑坚;;高一学生学校心理适应的小组心理辅导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银娜;吴春霞;陈会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压力、应对策略及与心理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邓传忠;;中庸思维对拿捏行为与心理适应的调节效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晨光;入营新兵的心理适应[N];大众卫生报;2002年

2 张余康;莫让自卑困扰您[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王金凤(北京十一学校);家校互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陈素坤;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N];健康报;2004年

5 董少广;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吴彤、孙奇;濮阳支队引导新兵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N];人民武警报;2012年

7 魏立堂;发现 判断 处置[N];人民武警;2006年

8 肖方举(作者单位:四川总队达州市支队);强化心理素质提升部队战斗力[N];人民武警;2005年

9 蒲昭和;对病人“过分”照料无益于健康[N];工人日报;2001年

10 ;“跳级”是成才的捷径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霞云;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丹;初一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情绪弹性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韩雪;护士同事支持、工作压力、心理适应、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沈洁;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项丽红;不同攻击/受欺负亚组儿童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适应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盼盼;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王颖;友谊质量和观点采择对流动和城市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侯克_g;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8 李丽娟;东南亚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理论模型建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陆艳;研究生心理适应的横向与纵向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靳紫昕;初一新生同伴关系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团体辅导[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7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807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