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1901~1911)
发布时间:2020-10-02 09:55
清末直隶总督作为掌管直隶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是由总督个体组成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带有封建官僚维护封建统治和自身独特地位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关注教育改革、注重人才培养、热衷办学的独特个性。清末新政时期,在直隶总督的掌控与推动下,河北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尤为显著,其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创办了各级各类新学堂,而且创建了河北近代教育体系,奠定了河北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河北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通过研究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各项举措和教育转型实践,不仅为学术界研究督抚办教育现象提供新视角,而且为当今发展区域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和历史启示。导论部分,分析了“督抚办教育现象”是清末一种新风尚,重点探讨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界定了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现状,最后阐释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力求为全文的写作做好铺垫。第一章阐述了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和动因。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包括,近代河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学东渐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冲击、教育救国思潮对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影响,以及清末新政时期河北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概况几个方面。从西方近代教育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影响、河北悠久的办学传统、清末政府对教育改革的重视、历任直隶总督的兴学示范,以及富省强民对人才的客观需求等方面,多视角分析清末直隶总督兴教办学的内外动因。第二章分析了清末历任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在分析清末直隶总督的职权与地位、对教育的统辖与管理,以及任职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对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贡献卓著的四位总督及其兴教办学的突出成绩。接着探究了推动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教育幕僚群体和执行群体,分析了他们的基本特征与构成,指出他们是清末直隶总督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依靠力量。第三章论述了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各项举措。包括学校教育理念转变的举措,推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举措,促成传统学校教育结构转型的策略,推动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措施,以及引领学校教师与学生转型的举措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和探讨了清末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以及地方官员在推动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变革与转型过程中,兴办新学堂、倡办新教育的各项具体改革措施与成效。第四章论述了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表征。包括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型,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学校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变迁几个方面,采用文献分析与计量史学等方法,在与直隶封建传统旧教育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清末河北各级各类新教育的基本现状与典型特征。第五章是清末直隶总督兴办学校教育的成效与影响因素分析。在清末直隶总督的推动下,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促进河北教育尽早步入近代化的轨道,推动清末河北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培养了奔赴各行各业的新式学堂毕业生,提高了国民素质,还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从教育转型成功得益于总督的掌控与推动,总督管控下令行禁止是有效转型的保障,有效的筹资措施是兴办学堂的物质保障,民众积极参与确保教育转型成功推进等方面,对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分析了清末直隶总督与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及现代价值。总结了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推动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主要特点,同时从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历史事实与推动教育转型的各项举措与具体实践中,提出对今天教育改革与转型有益的经验与启示。余论部分主要对“督抚办教育现象”进行历史透视,分析了地方督抚兴办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本质特征。同时还对总督研究,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研究进行了研究反思与理论探讨。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G5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督抚办教育:清末一种新风尚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五、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
一、近代河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
二、西学东渐对清末河北传统教育的冲击
三、教育救国思潮对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牵引
四、清末新政时期河北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五、清末新政前河北教育变革的历史透视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动因
一、西方现代教育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影响
二、河北地区兴教办学的历史传统
三、清末政府视教育改革为救国良策
四、历任直隶总督的兴学示范
五、富省强民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第二章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
第一节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概览
一、直隶总督的历史演变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职权与地位
三、直隶总督对教育的统辖与管治
四、清末直隶总督的任职情况
第二节 对清末教育转型贡献卓著的四位总督
一、奠定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基础的袁世凯
二、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平稳转型的杨士骧
三、对教育变革充满热情而又昙花一现的端方
四、奖励捐资兴学并积极推进变革的陈夔龙
第三节 协助清末直隶总督兴教办学的文教幕僚群体
一、清末直隶总督幕僚制度及其特征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文教幕僚群体
三、关心教育热衷学务的行政官员
第四节 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执行群体
一、认真筹划推动捐资兴学的地方绅董
二、尽心竭力推动新学堂发展的办学人员
三、热衷兴学活动的直隶教育会会员
四、引领教育转型走向的教育家群体
第三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举措
第一节 促进教育理念转变的相关措施
一、为开阔视野派官员到国外考察学务
二、为培养新型人才选派生员出国游学
三、借助各类报刊大力宣传新式教育
第二节 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举措
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三节 促成传统教育结构转型的策略
一、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二、对新式学堂的整改
三、将私塾改为小学堂
四、强令书院改新学堂
第四节 推动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措施
一、强化对学校教学的督导
二、要求教师开展教育研究
三、引进欧美新式教学方法
四、制定学堂教学管理规程
第五节 引领学校教师与学生转型的举措
一、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新型教师
二、兴办女子教育促成男女平等的师生群体
第四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表征
第一节 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逐渐消退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
三、各方对新教育理念的接纳
第二节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型
一、省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二、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
第三节 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
一、学校教育层级结构的变化
二、学校教育类别结构的转换
三、学校教育性别结构的改变
第四节 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型
三、学校教学方法的创新
第五节 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变迁
一、学校教师队伍的更新
二、学校学生群体的变化
三、师生思想观念与精神风貌的变化
第五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学校教育的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成效
一、促使河北教育尽早步入近代化的轨道
二、河北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三、新式学堂毕业生奔赴各行各业
四、各级新教育促进河北国民素质的提高
五、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成功转型得益于总督的掌控与推动
二、总督管控下令行禁止是有效转型的保障
三、民众积极参与确保教育转型的成功推进
四、有效的筹资措施是兴办学堂的物质保障
第六章 清末直隶总督与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及现代价值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推进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
一、社会转型为直隶总督兴办教育提出了客观需求
二、清末新政为直隶总督提供了兴学育才的历史舞台
三、总督的办学热情与理念是河北教育转型的关键
四、总督的兴教设学是推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督兴办地方教育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二、地方行政长官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
三、城乡士绅的办学热情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五、政府倡导与民众参与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余论
一、“督抚办教育现象”的历史透视
(一) 任前经历是督抚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与时机的基础
(二) 督抚是清末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 督抚办教育得益于高级教育幕僚的全力襄理
(四) 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五) 制定有效举措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保障
二、关于清末总督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 研究总督要思考其与周围群体的关系
(二) 研究总督的一个方面要同时关注其他方面
(三) 注意对总督进行评价的客观性
三、关于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2832255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G5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督抚办教育:清末一种新风尚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五、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背景
一、近代河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
二、西学东渐对清末河北传统教育的冲击
三、教育救国思潮对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牵引
四、清末新政时期河北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五、清末新政前河北教育变革的历史透视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教育的动因
一、西方现代教育对河北传统教育的影响
二、河北地区兴教办学的历史传统
三、清末政府视教育改革为救国良策
四、历任直隶总督的兴学示范
五、富省强民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第二章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及其教育幕僚
第一节 清末历任直隶总督概览
一、直隶总督的历史演变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职权与地位
三、直隶总督对教育的统辖与管治
四、清末直隶总督的任职情况
第二节 对清末教育转型贡献卓著的四位总督
一、奠定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基础的袁世凯
二、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平稳转型的杨士骧
三、对教育变革充满热情而又昙花一现的端方
四、奖励捐资兴学并积极推进变革的陈夔龙
第三节 协助清末直隶总督兴教办学的文教幕僚群体
一、清末直隶总督幕僚制度及其特征
二、清末直隶总督的文教幕僚群体
三、关心教育热衷学务的行政官员
第四节 促进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执行群体
一、认真筹划推动捐资兴学的地方绅董
二、尽心竭力推动新学堂发展的办学人员
三、热衷兴学活动的直隶教育会会员
四、引领教育转型走向的教育家群体
第三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举措
第一节 促进教育理念转变的相关措施
一、为开阔视野派官员到国外考察学务
二、为培养新型人才选派生员出国游学
三、借助各类报刊大力宣传新式教育
第二节 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举措
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
第三节 促成传统教育结构转型的策略
一、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二、对新式学堂的整改
三、将私塾改为小学堂
四、强令书院改新学堂
第四节 推动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措施
一、强化对学校教学的督导
二、要求教师开展教育研究
三、引进欧美新式教学方法
四、制定学堂教学管理规程
第五节 引领学校教师与学生转型的举措
一、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新型教师
二、兴办女子教育促成男女平等的师生群体
第四章 清末直隶总督推动下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表征
第一节 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逐渐消退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
三、各方对新教育理念的接纳
第二节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型
一、省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二、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
第三节 学校教育结构的转型
一、学校教育层级结构的变化
二、学校教育类别结构的转换
三、学校教育性别结构的改变
第四节 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型
三、学校教学方法的创新
第五节 教师队伍与学生群体的变迁
一、学校教师队伍的更新
二、学校学生群体的变化
三、师生思想观念与精神风貌的变化
第五章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学校教育的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成效
一、促使河北教育尽早步入近代化的轨道
二、河北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三、新式学堂毕业生奔赴各行各业
四、各级新教育促进河北国民素质的提高
五、为民国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清末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成功转型得益于总督的掌控与推动
二、总督管控下令行禁止是有效转型的保障
三、民众积极参与确保教育转型的成功推进
四、有效的筹资措施是兴办学堂的物质保障
第六章 清末直隶总督与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及现代价值
第一节 清末直隶总督推进河北学校教育转型的特点
一、社会转型为直隶总督兴办教育提出了客观需求
二、清末新政为直隶总督提供了兴学育才的历史舞台
三、总督的办学热情与理念是河北教育转型的关键
四、总督的兴教设学是推行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总督兴办地方教育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
第二节 清末直隶总督兴办河北教育的现代价值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二、地方行政长官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
三、城乡士绅的办学热情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五、政府倡导与民众参与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余论
一、“督抚办教育现象”的历史透视
(一) 任前经历是督抚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与时机的基础
(二) 督抚是清末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 督抚办教育得益于高级教育幕僚的全力襄理
(四) 建立完善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五) 制定有效举措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保障
二、关于清末总督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 研究总督要思考其与周围群体的关系
(二) 研究总督的一个方面要同时关注其他方面
(三) 注意对总督进行评价的客观性
三、关于清末河北教育转型的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2832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83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