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偶遇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4:29
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信息资源更为丰富、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信息偶遇作为一种普遍且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被人们普遍使用。然而,信息偶遇仅停留在信息的获取阶段,尚未达到对偶遇信息的深度学习,鉴于此,本文提出信息偶遇学习概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首先,对国内外信息偶遇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的三点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偶遇学习的概念与特征,分别以关联主义、新建构主义、结构洞理论、弱连接理论为视角,论证了偶遇学习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讨论了偶遇学习与其它网络学习范式的异同。其次,在梳理网络学习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后,选择理性行为理论及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作为偶遇学习影响因素的理论依据,结合偶遇学习的本质特征,共选取了实际行为、行为意向、行为态度、自我效能、社会影响、便利条件6个潜在变量,及性别、专业、信息适配度3个调节变量,形成偶遇学习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提出9个研究假设。再次,利用扎根分析法的主要思路筛选出与潜变量相对应的影响偶遇学习的观察因素,以此为依据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网络问卷并收集数据。操纵SPSS16.0对预测问卷进行项目鉴别力的分析、信度效度分析,以形成正式问卷。...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garwal的拓展信息行为嵌套模型
图 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虑到偶遇学习的前端——信息偶遇,是一种低参与、无预期的行的复杂性,仅使用一种方法很难有效的描述与解释偶遇学习的概提升对策。因此,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1) 规范研究:文献调研与文献归纳 文献调查法文首先针对信息偶遇主题,从 CNKI 和 WOS 数据库广泛查阅国别探讨了国内外信息偶遇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调查能够详细以往研究中的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并以此为本文创新的基础,念,探讨偶遇学习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文献归纳法
图 3 文献归纳流程2) 实证研究:问卷调研与统计分析 问卷调研法规范研究基础上,编制《信息偶遇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经过并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问卷,最后利用问卷星网站进行大范围的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为后续统计分析以测量出偶遇学习影响因 统计分析法纵 SPSS16.0 对问卷预测数据做出分析,以完善问卷的可靠性和真 AMOS21.0 为主要分析工具的 SEM(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模要包括样本基本特征分析、模型配适度分析、信度效度分析等。通结果,能够确定有哪些变量影响偶遇学习。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要素及内在机理研究[J]. 陈为东,王萍,王益成.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02)
[2]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评述[J]. 孔丽丽,马志强,易玉何,杨昊. 开放学习研究. 2017(05)
[3]信息偶遇构成要素及应用研究述评[J]. 何菲,朱梦娴,李均涛. 情报探索. 2017(10)
[4]自适应学习模型的构建及其实现策略[J]. 吴南中.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9)
[5]影响学习者在线深度学习的因素及其测量研究[J]. 吴亚婕.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9)
[6]ARCS模型视角下的医学院学生信息偶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徐海霞,王惠芳,郎燕.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7(08)
[7]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崔春阳,戴心来,单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15)
[8]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阳玉堃,黄椰曼.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7(06)
[9]信息偶遇过程影响因素研究[J]. 张悦,胡翠红. 情报探索. 2017(06)
[10]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偶遇研究[J]. 杨敏,谢阳群. 新世纪图书馆. 2017(05)
硕士论文
[1]智慧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影响因素及构建研究[D]. 周静.南京邮电大学 2017
[2]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学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 刘丽丽.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 熊明珠.苏州大学 2015
[4]大学生社会化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 惠震.江苏师范大学 2014
[5]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偶遇现象实证研究[D]. 高莹莹.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4
[6]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杜慧慧.曲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3073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Agarwal的拓展信息行为嵌套模型
图 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虑到偶遇学习的前端——信息偶遇,是一种低参与、无预期的行的复杂性,仅使用一种方法很难有效的描述与解释偶遇学习的概提升对策。因此,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1) 规范研究:文献调研与文献归纳 文献调查法文首先针对信息偶遇主题,从 CNKI 和 WOS 数据库广泛查阅国别探讨了国内外信息偶遇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调查能够详细以往研究中的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并以此为本文创新的基础,念,探讨偶遇学习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文献归纳法
图 3 文献归纳流程2) 实证研究:问卷调研与统计分析 问卷调研法规范研究基础上,编制《信息偶遇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经过并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问卷,最后利用问卷星网站进行大范围的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为后续统计分析以测量出偶遇学习影响因 统计分析法纵 SPSS16.0 对问卷预测数据做出分析,以完善问卷的可靠性和真 AMOS21.0 为主要分析工具的 SEM(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模要包括样本基本特征分析、模型配适度分析、信度效度分析等。通结果,能够确定有哪些变量影响偶遇学习。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要素及内在机理研究[J]. 陈为东,王萍,王益成.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02)
[2]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评述[J]. 孔丽丽,马志强,易玉何,杨昊. 开放学习研究. 2017(05)
[3]信息偶遇构成要素及应用研究述评[J]. 何菲,朱梦娴,李均涛. 情报探索. 2017(10)
[4]自适应学习模型的构建及其实现策略[J]. 吴南中.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9)
[5]影响学习者在线深度学习的因素及其测量研究[J]. 吴亚婕.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9)
[6]ARCS模型视角下的医学院学生信息偶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徐海霞,王惠芳,郎燕.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7(08)
[7]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崔春阳,戴心来,单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15)
[8]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阳玉堃,黄椰曼.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7(06)
[9]信息偶遇过程影响因素研究[J]. 张悦,胡翠红. 情报探索. 2017(06)
[10]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偶遇研究[J]. 杨敏,谢阳群. 新世纪图书馆. 2017(05)
硕士论文
[1]智慧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影响因素及构建研究[D]. 周静.南京邮电大学 2017
[2]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学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 刘丽丽.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 熊明珠.苏州大学 2015
[4]大学生社会化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 惠震.江苏师范大学 2014
[5]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偶遇现象实证研究[D]. 高莹莹.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4
[6]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杜慧慧.曲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3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93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