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影响因素与形成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8:48
  为探究"互联网+"时代文化生态取向下教师常态化专业发展路径,本研究聚焦小学教师,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以知识分享动机、技术应用效能感、人际关系为观测点,从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关系需要的多维视角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路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分享动机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效应,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技术应用效能感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效应,且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人际关系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具有较为微弱的正向预测效应;积极人际关系是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发生的基础保障,知识分享动机是动力保障,技术应用效能感是条件保障。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影响因素与形成路径研究


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模型

模型图,模型,小学,教师


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假设是:当组织环境满足个体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时,就会增强或维持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自主性动机,进而产生更为有效的行为结果[12]。基于此,本研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教师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关系需要与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如图2所示,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H1:知识分享动机对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即组织环境越能满足小学教师的自主需要,就越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小学教师开展信息化领导活动的自主性动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工作动机研究脉络及未来走向[J]. 张春虎.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8)
[2]基于“泛在互联”视角的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研究[J]. 李运福.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10)
[3]企业内知识关系与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动机的双因素理论调节效应分析[J]. 李凯,祝智庭.  求是学刊. 2017(03)
[4]基于大数据分析的O2O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对“互联网+”教师培训的初步思考[J]. 李运福,杨晓宏.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5]“Teacherpreneurs”分析及其对我国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与实践的启示[J]. 李运福,王斐.  电化教育研究. 2016(11)
[6]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内涵与价值分析[J]. 李运福,王斐.  基础教育. 2016(04)
[7]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内涵与理论模型[J]. 孙祯祥,张玉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01)
[8]正式与非正式的教师领导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 陈峥,卢乃桂.  教师教育研究. 2010(01)
[9]赋权予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领导[J]. 卢乃桂,陈峥.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4)
[10]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以中国大陆教研组为例[J]. 林一钢,何强.  江西教育科研. 2005(07)



本文编号:2962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962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