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互联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09:12
  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研究的焦点,可以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课堂设计提供依据。华南师范大学的植物生理学课程采用的是常规教学结合中国大学MOOC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讲授课中教师的语言行为比率高于学生语言行为比率,师生互动行为单一,教学内容影响着师生语言行为,不同的课堂类型师生行为比率存在差异,主题讨论课的学生语言行为高于讲授课,且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2020,(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互联网+”背景下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研究


三节讲授课师生语言行为比率对比分析图

分析图,讲授课,教师,比率


对比分析表3中的“教师提问比率”数据可得到教师提问比率结果(图2)。三节课中教师均使用了提问的手段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其中,“赤霉素作用”这节课最高,为12.0%,“植物生长”和“种子成熟”两节课分别为7.2%、7.1%。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比率可发现,“种子成熟”这节课的开放性问题比率最高,为88.9%,封闭性问题占11.1%。开放性问题指没有固定的准确答案,主要为要求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经过分析后方能回答的问题;而封闭性问题指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大学生经过中学的生物学学习,对“种子成熟”这节课的相关内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且容易理解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则可提出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在生活中进行迁移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开放性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好奇心。“赤霉素作用”讲授课的开放性问题仅占13.8%,表明讲授的知识新颖性强,因为赤霉素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之一,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属于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热点[11]。教师通过提出封闭性问题如GA的生理作用、DELLA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与性质让学生对前面了解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以引导学生有兴趣认识赤霉素的信号转导途径的新颖性内容。“植物生长”讲授课中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比率相似。

折线图,讲授课,行为,比率


以“植物生长”这节课为例,分析讲授课课堂师生行为特征。通过Excel对记录的编码进行分析,得到讲授课师生行为比率动态折线图(图3)及讲授课师生行为编码记录情况(图4)。图3结果表明,讲授课整个过程教师的语言行为比率均高于学生的语言行为比率,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师生的互动行为主要发生在课堂开始后的17分钟(min),互动行为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其余时间由教师讲授。图4“植物生长”讲授课师生行为编码记录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DELLA蛋白及其应答赤霉素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J]. 白云赫,朱旭东,樊秀彩,王晨,张文颖,刘崇怀,房经贵.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8)
[2]“植物生理学数字课程”主题发言设计与效果[J]. 胡博,梁秀仪,李玲,林娴珍,彭长连,张盛春.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01)
[3]智慧教室环境下的高校师生互动行为分析[J]. 石映辉,彭常玲,张婧曼,杨浩.  现代教育技术. 2019(01)
[4]“植物生理学数字课程”作业设计与完成效果分析[J]. 王周玉,李玲,彭长连,张盛春,胡博,李娘辉,王小菁.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01)
[5]基于数字课程云平台的高校“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 黄淑颜,李玲,王小菁,李娘辉,张盛春,彭长连,施和平,胡博.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03)
[6]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编码标准的改进[J]. 木奥林,吕珂漪,王小明.  学园. 2014(20)
[7]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特征与师生行为研究[J]. 谢幼如,王芹磊,彭丽丽,李冠杰.  电化教育研究. 2013(10)
[8]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下)[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8)
[9]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 顾小清,王炜.  中国电化教育. 2004(07)
[10]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 宁虹,武金红.  教育研究. 2003(05)

硕士论文
[1]基于3C-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中学化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研究[D]. 徐敏.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高级中学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博弈分析[D]. 乔章凤.天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6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966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c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