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青少年文化疏离感、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回族青少年文化疏离感、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一系列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修订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回族文化疏离感量表和回族文化适应压力量表。对初测400名(有效问卷)宁夏回族青少年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回族文化疏离感及文化适应压力进行初步研究,从而确立了《回族文化疏离感正式量表》和《回族文化适应压力正式量表》。然后,再次收集673名(有效问卷)宁夏回族青少年数据,对两量表信效度进行考察,并对回族文化疏离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回族文化疏离感、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 1.本研究修订的《回族文化疏离感量表》,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是0.804和0.787,且其效度检验的结果也达到了统计学的要求。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到5个维度:分别是文化差异感、文化控制感、文化孤立感、文化非卷入感和文化分离感。 2.文化差异感、文化控制感、文化孤立感、文化非卷入感和文化分离感及回族文化疏离感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上,文化差异感、文化控制感、文化非卷入感和文化疏离感总分上均有显著差异,而在文化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差异不显著;在家庭居住地上,文化控制感、文化非卷入感及文化疏离感总分上有显著差异,而在文化差异感、文化孤立感及文化分离感上未见显著差异;在居住地居民构成情况上,文化控制感、文化非卷入感、文化分离感以及文化疏离感总分上均有显著差异,而在文化差异感和文化孤立感上未见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文化差异感、文化控制感、文化孤立感、文化非卷入感、文化分离感及文化疏离感的主要变量是父母的民族身份。 3.本研究修订的《回族文化适应压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是0.832和0.778。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到回族文化适应压力具有3个维度:分别是歧视与偏见、文化丧失忧患和物质文化差异。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4.通过构建对文化疏离感、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压力及应对方式四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文化疏离感分别通过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来影响文化认同,中介效应均显著。
【关键词】:文化疏离感 文化认同 文化适应压力 应对方式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C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文献综述7-17
- 1.1 问题的提出7
- 1.2 疏离感的研究综述7-10
- 1.3 文化疏离感研究综述10-11
- 1.4 文化适应研究综述11-13
- 1.5 文化认同态度研究综述13-14
- 1.6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4-15
- 1.7 本研究的意义15-17
- 2 研究的整体思路17-19
- 2.1 研究假设17
- 2.2 研究方法17
- 2.3 研究内容17-18
-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18-19
- 3 研究一:回族文化疏离感量表的修订及现状研究19-33
- 3.1 回族文化疏离感的修订19-23
- 3.2 文化疏离感正式量表的形成23
- 3.3 回族文化疏离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23-27
- 3.4 回族文化疏离感的现状调查27-33
- 4 研究二:回族文化适应压力量表的修订33-39
- 4.1 研究目的33
- 4.2 研究方法33
- 4.3 结果与分析33-39
- 5 研究三:回族文化疏离感、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39-45
- 5.1 研究目的39
- 5.2 研究假设39
- 5.3 方法和程序39
- 5.4 结果与分析39-45
- 6 讨论45-51
- 6.1 关于回族文化疏离感量表的修订及现状研究45-48
- 6.2 关于回族文化适应压力量表的修订48
- 6.3 关于回族文化认同、文化疏离感、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48-49
- 6.4 本研究的不足49-51
- 7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3
- 致谢63-65
- 在校期间发表的著作及论文情况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静;杨东;张进辅;;西部汉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疏离感状况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2期
2 敏生才;;藏区回族文化认同研究——以甘肃省临潭县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孔祥娜;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李振中;;论中国回族及其文化[J];回族研究;2006年04期
5 赵国军;;论西北回族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6 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7 张超妮;王明辉;杜常贺;;初中生学校疏离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以河南某市初中为样本[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2期
8 倪凤琨;刘金平;;学校疏离感问题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孔祥娜;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疏离感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月新;中国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因素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张京玲;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陈双群;企业员工的文化疏离感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孙艳;中学生学校疏离感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许学梅;大学生自我疏离感问卷的编制以及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嵇东海;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的编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回族青少年文化疏离感、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0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