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2 00:17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获得感,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提高乡村教师政策制定的实效性。因此,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时代价值等多重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借助SPSS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量化部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2省31个区(县)的教师问卷和相关调查表,质性数据主要来源于从教育局、学校获取的访谈文本。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师的获得感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方面的需要上都有相对的不满足。同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与乡镇、城区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结果发现:在物质获得感、精神获得感以及自身职业认同上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与乡镇和城区教师差异不大;而在生活补助方面,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高于城区教师;从教师的教育情怀来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表现出浓厚的乡村教育奉献精神,具有强烈的的责任感。结合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现状及其解释路径分析,本研究尝试从物质获得、...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现实背景
        (三)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获得感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状况的相关研究
    五、概念界定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
        (二)获得感
    六、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亚当斯的社会比较理论
第一章 获得感视角下乡村教师政策的文本分析
    一、乡村教师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
    二、乡村教师政策的具体举措分析
第二章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现状调查
    一、样本基本特征
        (一)调研地区情况
        (二)教师基本情况
        (三)数据处理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的现状分析
        (一)收入待遇水平整体偏低,教师生活质量较低
        (二)保险和医疗体系尚不健全,教师难以安心任教
        (三)职业认同感不高,教师缺乏缺乏学校归属
        (四)社会声望偏低,教师尊重未能得到满足
        (五)专业发展路径不畅,教师职业期待未能实现
第三章 比较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分析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物质获得感不高
        (一)不同类型教师工资收入存在差异
        (二)与公务员相比,小规模学校教师收入偏低
        (三)与城镇教师比,小规模学校教师生活待遇水平不高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精神获得感普遍偏低
        (一)不同层级学校教师发展机会存在差异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自身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
        (一)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不满意度最高
        (二)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认同度不高
        (三)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最高荣誉称号的比例较低
第四章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低的解释路径
    一、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教师物质获得感不高
        (一)整体工资水平偏低
        (二)安居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三)生活补助的补偿和激励作用弱
        (四)福利待遇保障较少
    二、职业发展机会有限,教师精神获得感不足
        (一)职称评定的满意度不高
        (二)培训等职业发展机会存在不足
    三、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偏低
        (一)责任感展现了乡村教师贡献教育的情怀
        (二)社会尊重的缺失导致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三)教师荣誉制度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第五章 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获得感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生活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一)实行差别化待遇政策,提高教师整体收入水平
        (二)实行特殊津贴制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三)完善教师住房保障体系,解决教师安居问题
    二、畅通职业发展渠道,提高教师精神获得感
        (一)健全职称晋升机制,优化职称比例结构
        (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
    三、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增强教师职业认同
        (一)给予教师物质奖励,增强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教师正面宣传,提高教师社会声望
        (三)积极传播教育文化,增强教师工作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教师低职业吸引力的社会学分析[J]. 金柱伟,段兆兵.  教育探索. 2013(10)
[2]提高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若干建议[J]. 郭旗.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3(10)
[3]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问题与策略[J]. 金柱伟,段兆兵.  教育科学论坛. 2013(09)
[4]试析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留博弈[J]. 孙颖.  中国教育学刊. 2013(04)
[5]近十年来我国社会比较研究进展[J]. 张丽雅.  安康学院学报. 2013(01)
[6]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置政策研究[J]. 雷万鹏,张雪艳.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06)
[7]全球视域下农村小规模学校作用的重新审视[J]. 赵丹,吴宏超.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3)
[8]对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的新认识——社会建构主义视域[J]. 李亚玲.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9(03)
[9]社会比较研究概述[J]. 张保,孔凡兰,赵玉芳.  科技信息. 2008(31)
[10]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邢淑芬,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1)

博士论文
[1]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 张雪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点并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吴欣娟.鲁东大学 2016
[2]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飞.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 陈昂昂.兰州大学 2016
[4]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 刘鹏.兰州大学 2016
[5]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 张骥.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牛倩.西北师范大学 2015
[7]农村小规模班级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潘兴竹.辽宁师范大学 2015
[8]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边缘化处境研究[D]. 饶飞玲.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农村小规模班级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研究[D]. 熊颖锦.东北师范大学 2014
[10]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大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研究[D]. 蒋龙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82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82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