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无情特质与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07-19 13:21
目的:探讨道德推脱在冷酷无情特质与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冷酷无情特质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和网络欺负行为量表对6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冷酷无情特质和道德推脱均与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可以调节冷酷无情特质和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在高道德推脱水平下,冷酷无情特质能显著增加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但在低道德推脱水平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显著。结论:道德推脱可以增强冷酷无情特质对大学生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28(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模型图(标准化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受欺负到网上欺负他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朱晓伟,周宗奎,褚晓伟,雷玉菊,范翠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3)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 心理科学. 2018(02)
[3]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金祥忠,王晓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4]冷酷无情特质问卷在学龄前儿童中的信效度[J]. 邓俏文,丁宸曦,刘明亮,邓嘉欣,王孟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5]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 蔡妤荻,叶宝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6]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梁东梅,李霓霓. 心理科学. 2015(03)
[7]冷酷无情特质:一种易于暴力犯罪的人格倾向[J]. 肖玉琴,张卓,宋平,杨波.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9)
[8]冷酷无情特质:儿童品行障碍新的标记变量[J]. 王孟成,邓俏文,张积标,罗兴伟,吴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3)
[9]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中文版修订[J]. 王兴超,杨继平,高玲.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06)
[10]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周浩,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6)
本文编号:3290774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28(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模型图(标准化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受欺负到网上欺负他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朱晓伟,周宗奎,褚晓伟,雷玉菊,范翠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3)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 心理科学. 2018(02)
[3]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金祥忠,王晓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4]冷酷无情特质问卷在学龄前儿童中的信效度[J]. 邓俏文,丁宸曦,刘明亮,邓嘉欣,王孟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5]文化疏离感对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 蔡妤荻,叶宝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6]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梁东梅,李霓霓. 心理科学. 2015(03)
[7]冷酷无情特质:一种易于暴力犯罪的人格倾向[J]. 肖玉琴,张卓,宋平,杨波.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9)
[8]冷酷无情特质:儿童品行障碍新的标记变量[J]. 王孟成,邓俏文,张积标,罗兴伟,吴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3)
[9]公民道德推脱问卷的中文版修订[J]. 王兴超,杨继平,高玲.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06)
[10]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周浩,龙立荣.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6)
本文编号:3290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9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