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人机交互时代学生主体性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19 18:40
  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有不同的内涵与特征,人机交互时代的学生主体性具有人机关系理性化、人际关系融洽化和人与自身关系正常化等新内涵。但人机交互时代的学生主体性面临着学生主体的客体化、人际交往的虚幻化和主体自身的羞愧化等危机。为化解人机交互时代学生主体性的危机,必须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途径提高学生媒介素养,以师生关系为抓手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以变革教学方法为契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机交互时代学生主体性的新内涵
    1. 人机关系理性化
    2. 人际关系融洽化
    3. 人与自身关系正常化
二、人机交互时代学生主体性面临的危机
    1. 学生主体的客体化
    2. 人际交往的虚幻化
    3. 主体自身的羞愧化
三、人机交互时代学生主体性危机的化解路径
    1.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途径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2. 以师生关系为抓手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以变革教学方法为契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时代人的主体性迷失与出路——评京特·安德斯技术批判理论[J]. 吴延溢,王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移动社交媒体对人的主体性异化与回归[J]. 闫慧敏,谷学强.  传媒. 2017(19)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 王莲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4]教师实施WebQuest之个案研究[J]. 周玉霞,周婉薇,李芳乐.  中国远程教育. 2008(08)
[5]主体教育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 郭文安.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05)
[6]网络空间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建构[J]. 彭进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4)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 李克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04)
[8]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 叶子,庞丽娟.  教育研究. 2001(04)
[9]虚拟与真实的浑沌化——网路世界的实作理路[J]. 叶启政.  社会学研究. 1998(03)



本文编号:3291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291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