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障碍及其消解逻辑

发布时间:2021-09-07 12:29
  当前关于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政策中存在着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两者在融合创新过程中的生成逻辑和实践探索。文章基于教育政策的分析框架,在对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析的基础上,厘清其在政策价值、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环境中的障碍表征,进而规划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路径:客体和主体与"化物""化人"相结合,明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价值;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配套,完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内容;动力机制与控制机制相协同,优化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过程;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相协调,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环境。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发展态势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障碍表征
    (一)政策价值障碍
    (二)政策内容障碍
    (三)政策过程障碍
    (四)政策环境障碍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政策障碍的消解逻辑
    (一)客体和主体与“化物”“化人”相结合,明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价值
    (二)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配套,完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内容
    (三)动力机制与控制机制相协同,优化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过程
    (四)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相协调,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机制创新解析[J]. 史利平.  教育研究. 2018(10)
[2]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5)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近入学政策的内容分析[J]. 孙绵涛,康翠萍,朱晓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5)
[4]教育政策分析的三维模式[J]. 孟卫青.  教育科学研究. 2008(Z1)
[5]关于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探讨——以中国1978年后教育体制改革政策内容的分析为例[J]. 孙绵涛.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03)
[6]试论我国教育政策分析的可能范式[J]. 张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02)
[7]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 刘复兴.  教育研究. 2002(04)



本文编号:3389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89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c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