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解释模型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18:00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的、直接的、故意的损伤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青少年是NSSI发生的高风险期。本文回顾了青少年NSSI的流行病学资料,总结相关解释模型、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模型以及相关干预措施,为预防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和症状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相对较丰富,但在NSSI行为的治疗干预方面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47(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
1发生率
2行为方式及伤害部位
3年龄特征
4性别差异
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社会心理因素解释模型
1情感调节模型
2人格分裂模型
3人际影响模型
4自杀模型
5人际边界模型
6自我惩罚模型
7寻求刺激模型
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的关系
1网关理论模型
2第三变量模型
3 Joiner理论模型
4综合模型
四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干预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其他治疗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行为关联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J]. 徐慧琼,万宇辉,许韶君. 中国学校卫生. 2019(02)
[2]中学生自残行为及其心理辅导对策[J]. 罗元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14)
[3]男孩危机?——大学生自残行为的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冲突的影响[J]. 杨雪燕,李艳芳,罗丞,钞秋玲. 青年研究. 2015(03)
硕士论文
[1]非自杀性自伤的治疗进展[D]. 周东东.重庆医科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2839
【文章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47(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
1发生率
2行为方式及伤害部位
3年龄特征
4性别差异
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社会心理因素解释模型
1情感调节模型
2人格分裂模型
3人际影响模型
4自杀模型
5人际边界模型
6自我惩罚模型
7寻求刺激模型
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的关系
1网关理论模型
2第三变量模型
3 Joiner理论模型
4综合模型
四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干预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3物理治疗
4其他治疗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行为关联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J]. 徐慧琼,万宇辉,许韶君. 中国学校卫生. 2019(02)
[2]中学生自残行为及其心理辅导对策[J]. 罗元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14)
[3]男孩危机?——大学生自残行为的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冲突的影响[J]. 杨雪燕,李艳芳,罗丞,钞秋玲. 青年研究. 2015(03)
硕士论文
[1]非自杀性自伤的治疗进展[D]. 周东东.重庆医科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12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6128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