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情绪的特点及其与宽恕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情绪的特点及其与宽恕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情绪是个人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宽恕行为是受害者从气愤、悲伤、生气和憎恨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抱负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道德情绪的强弱会导致宽恕程度的不同。本研究采用了情景故事投射法、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中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学生的道德情绪与宽恕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中学生在不同的伤害类型中和同伴类型中的道德情绪体验差异显著,名誉被伤害时气愤程度最强,身体被伤害时气愤程度最弱。对别人进行名誉伤害时内疚程度最强,进行言语伤害时内疚程度最弱。被好朋友伤害时气愤程度最强。伤害好朋友时,内疚程度最强。 (2)中学生不同的移情水平对内疚的程度有显著的影响,,对气愤的程度影响不显著。高移情者的内疚程度也高。 (3)中学生宽恕他人的程度与寻求他人宽恕的程度受到伤害情境和同伴类型的影响。身体被伤害时中学生宽恕他人的程度最强烈,其次是被言语伤害和名誉被伤害。对别人进行名誉伤害时,中学生寻求宽恕的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体伤害,最后是言语伤害。对好朋友的宽恕程度和寻求好朋友宽恕的程度都高于一般同学。 (4)中学生宽恕他人在性别和年级上有差异,寻求他人宽恕在性别上有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宽恕他人和寻求他人的宽恕,高二学生宽恕他人的程度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 (5)道德情绪和宽恕有很高的相关性,气愤程度与宽恕他人呈负相关,内疚和寻求宽恕呈正相关。 (6)在相同的情境下,被试宽恕他人与寻求宽恕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在对好朋友进行名誉伤害时,中学生更愿意去寻求好朋友的宽恕,相反时,也更愿意去宽恕好朋友。 (7)自尊在气愤和宽恕他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道德情绪 宽恕 中学生 内疚 气愤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2
- 2 文献综述12-26
- 2.1 道德情绪(moral emotion)12-19
- 2.1.1 道德情绪的概念12-13
- 2.1.2 道德情绪的分类13-16
- 2.1.3 道德情绪的理论16-17
- 2.1.4 道德情绪的相关研究17-19
- 2.2 宽恕19-24
- 2.2.1 宽恕的内涵及定义19-20
- 2.2.2 宽恕的类型20-21
- 2.2.3 宽恕的研究方法21-22
- 2.2.4 宽恕的相关研究22-24
- 2.3 自尊24-26
- 3 研究内容与总体设计26-30
-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26
- 3.2 研究假设26-28
- 3.2.1 在不同情境中,中学生道德情绪体验的特点26-27
- 3.2.2 在不同的道德情绪体验下,中学生宽恕行为的特点27
- 3.2.3 道德情绪、自尊与宽恕之间的关系研究27-28
- 3.3 研究意义28-30
- 3.3.1 理论意义28
- 3.3.2 实践意义28-30
- 4 研究过程30-36
- 4.1 问卷的编制30-31
- 4.1.1 开放式调查30
- 4.1.2 故事编制30-31
- 4.1.3 故事情境中材料的设计31
- 4.1.4 故事情境后问题的设计31
- 4.2 问卷的预测31-33
- 4.2.1 预测群体31
- 4.2.2 预测工具31-32
- 4.2.3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32-33
- 4.3 正式实测33-36
- 4.3.1 被试33
- 4.3.2 研究工具33
- 4.3.3 实测要求33-34
- 4.3.4 数据处理34-36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36-54
- 5.1 道德情绪反应的分析36-43
- 5.1.1 道德情绪反应的差异检验36-41
- 5.1.2 不同移情水平的被试道德情绪差异检验41-43
- 5.2 宽恕程度的分析43-49
- 5.2.1 宽恕程度的差异检验43-48
- 5.2.2 相同情境下,宽恕他人与寻求宽恕之间的对比研究48-49
- 5.3 道德情绪与宽恕的相关分析49-51
- 5.4 中学生气愤、自尊和宽恕他人的关系研究51-54
- 5.4.1 中学生气愤、自尊和宽恕他人的相关分析51
- 5.4.2 自尊在气愤和宽恕他人之间的中介作用51-54
- 6 研究讨论54-58
- 6.1 中学生道德情绪的特点讨论54-55
- 6.1.1 不同伤害类型中道德情绪体验的强度分析54
- 6.1.2 不同同伴类型中道德情绪体验的强度分析54-55
- 6.1.3 不同移情水平中道德情绪的强度分析55
- 6.2 中学生宽恕的特点讨论55-56
- 6.2.1 不同伤害类型中宽恕的程度分析55-56
- 6.2.2 不同同伴类型中宽恕的程度分析56
- 6.2.3 不同年级学生的宽恕的程度分析56
- 6.2.4 不同性别的学生宽恕的程度分析56
- 6.3 中学生气愤、自尊与宽恕他人的分析56-58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58-60
- 7.1 研究结论58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58-59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冰茹;;中学生上网成瘾原因探析[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2 王海;罗金龙;;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谈[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3 李阳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1期
4 ;“发现身边的历史”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J];看历史;2011年08期
5 任曙林;路斐斐;;八十年代中学生[J];三月风;2011年08期
6 李熠;;张华傲,闯进世界中学生峰会的中国小女生[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7年10期
7 郑林颖;;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音乐兴趣[J];大舞台;2011年06期
8 李丽耘;;当代中学生欠缺什么?[J];大众心理学;2006年11期
9 成茂芳;;中学生明星崇拜之谜[J];大众心理学;2007年10期
10 许海妹;吴佩贤;;全国十佳中学生汤俊良[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石剑峰 编译;九成英国人赞成中学生“增负”[N];东方早报;2005年
3 杨承东;对中学生早恋原因的试析及教育[N];贵州民族报;2005年
4 叶炳昌;中学生留学热:外面的世界真精彩?[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殷洪军 许秀丽;中学生值勤队该撤了[N];威海日报;2005年
6 宋树涛;中学生救火受伤引发争议[N];西部法制报;2005年
7 叶炳昌;中学生留学未必都成才[N];新华日报;2005年
8 王飞 黄少玲;中学生结伴出行渐成时尚[N];张家界日报;2005年
9 记者 刘颖;市“十佳中学生”终评结果揭晓[N];天津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孙刚邋通讯员 王文昌 崔勇锐;国际中学生科学大会在津举行[N];天津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晓霞;中学生道德情绪的特点及其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伟锋;河南某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吴红顺;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情绪的特点及其与宽恕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7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