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基于暑期学校的教育技术优质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8:02

  本文关键词:基于暑期学校的教育技术优质人才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内首批暑期学校项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今天,,暑期学校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国内许多大学开始开设自己的暑期学校,随着学期制度的改革暑期学校已成为我国高校办学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教育技术暑期学校的开办有助于提供培养思维逻辑或开拓思维的课程,让优秀的研究生在暑期学校学习期间得到较大的提升,成为创新拔尖的学科优质人才。但由于创办时间不长经验不足以及学科之间、课程之间标准存在一定差距,阻碍了暑期学校发展的进程,成为影响暑期学校课程、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教学组织实施现状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根据近三年来教育技术暑期学校学员的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和2011北京大学“教育技术研究分析”暑期学校具体的教学实施案例,运用问卷调查、教师个别访谈、课堂观察法针对性的掌握和了解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教学实施的现状,然后结合分析课堂教学优质案例、网络教学平台相关应用与效果、暑期学校培养教育技术优质人才的举措及评价方式三方面的内容综合总结出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教学组织实施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构建了一个开放创新式网络教学思想模式和一个具有多向再生循环系统特征并且有利于解决人才培养、资源建设、项目研发三位一体建设问题的“引领——拓展式虚拟网络学校”的构建方案。最后结合引领拓展式教育技术网络学校模式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大量文献调研,研究暑期学校国内外发展现状,并以教育技术暑期学校为例对近三年的教学组织现状及学员满意度进行调查。 2.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教学组织实施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开放创新的引领拓展式网络教学思想模式。 3.结合引领拓展式的网络教学思想理念,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引领——拓展式教育技术虚拟网络学校,通过对教育技术网络学校的框架设计和功能分析,提出相应的应用发展策略。
【关键词】:暑期学校 优质人才 引领——拓展式 虚拟网络学校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3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2
  • 1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3.1 国内现状分析15-16
  • 1.3.2 国外现状分析16-18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8-19
  • 1.4.1 研究思路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1.5 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19-22
  • 1.5.1 研究目标19
  • 1.5.2 研究创新19-22
  • 2 概念与相关问题介绍22-36
  • 2.1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概念22-28
  • 2.1.1 优质人才22-23
  • 2.1.2 教育技术优质人才23-26
  • 2.1.3 模式26-27
  • 2.1.4 暑期学校模式27-28
  • 2.2 暑期学校培养教育技术优质人才的目标28-31
  • 2.2.1 暑期学校入学方式28-29
  • 2.2.2 暑期学校办学宗旨29
  • 2.2.3 暑期学校规章制度29-30
  • 2.2.4 暑期学校教学组织特征30-31
  • 2.3 暑期学校培养教育技术优质人才的理念31-36
  • 2.3.1 超前的教学理念31
  • 2.3.2 开放的办学形式31-32
  • 2.3.3 针对性的教学内容32-33
  • 2.3.4 灵活的教学样式33-34
  • 2.3.5 实践性的教学过程34-35
  • 2.3.6 复合型的教师队伍35-36
  • 3 暑期学校对教育技术优质人才的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36-88
  • 3.1 我国教育技术暑期学校学员的满意度调查36-42
  • 3.1.1 调查对象与方法36-37
  • 3.1.2 调查结果统计37-41
  • 3.1.3 调查结果小结41-42
  • 3.2 由问卷调查看 2011 年“教育技术研究分析”暑期学校的实施42-61
  • 3.2.1 问卷调查与分析43-59
  • 3.2.2 授课教师个别访谈59-61
  • 3.3 由课堂观察看教育技术暑期学校的实施61-62
  • 3.4 由研究假设看暑期学校课堂教学的开展62-71
  • 3.4.1 网络教学 BB 平台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62-70
  • 3.4.2 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功能的反思70-71
  • 3.5 暑期学校培养教育技术优质人才的举措分析71-79
  • 3.5.1 开放教学环境,课程压缩团体合作实现“双主体”教学71-76
  • 3.5.2 研究型学习,提问与讨论驱动,问题支架与任务反馈并驾齐驱76-79
  • 3.6 暑期学校培养教育技术优质人才效果的评价方式分析79-85
  • 3.6.1 课堂评价79-81
  • 3.6.2 成果反馈评价81-82
  • 3.6.3 “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专家点评”的过程性评价82-85
  • 3.7 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教学组织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与反思85-88
  • 3.7.1 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教学组织的不足85
  • 3.7.2 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教学组织实施的反思85-88
  • 4 教育技术暑期学校模式拓展应用设计88-100
  • 4.1 各大高校教育联盟思想的形成88
  • 4.2 引领——拓展式教育技术网络学校构建的目标88-89
  • 4.3 引领——拓展式教育技术网络学校框架设计89-90
  • 4.4 引领——拓展式教育技术网络学校的功能90-93
  • 4.4.1 学校形式虚拟化90-91
  • 4.4.2 教学机构专业化91
  • 4.4.3 学员教育层级化91-92
  • 4.4.4 教学模式创新化92
  • 4.4.5 项目成果产业化92
  • 4.4.6 教学评价动态化92-93
  • 4.5 引领——拓展式教育技术网络学校网络化教学的内涵93-96
  • 4.5.1 引领——拓展式网络化教学内涵及特点93-94
  • 4.5.2 引领——拓展式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提出94-96
  • 4.6 构建教育技术网络学校的必要性96-97
  • 4.6.1 教育技术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96
  • 4.6.2 网络教学的教育技术化问题96-97
  • 4.7 构建教育技术网络学校的可行性97-100
  • 4.7.1 政府的重视97-98
  • 4.7.2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98
  • 4.7.3 教育技术专业“技术”优先98-100
  • 5 引领——拓展式教育技术网络学校模式的应用策略100-112
  • 5.1 学研产三位一体,为教育技术优质人才培养搭建平台100-101
  • 5.1.1 各高校自主实施与高校联合培养相结合100-101
  • 5.1.2 强化师生参与科研、技能拓展、社会实践与校企合作101
  • 5.2 引领制与拓展性结合,优化学科专业课程设置101-102
  • 5.3 制定教育技术优质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和考核措施102-103
  • 5.4 全程人才培养评价与监控机制103-112
  • 5.4.1 综合性、全程成绩测验方式103-104
  • 5.4.2 基于网络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104-105
  • 5.4.3 以创新为导向的优质人才综合评价反馈体系表105-107
  • 5.4.4 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107-112
  • 6 总结与展望112-116
  • 6.1 研究总结112-113
  • 6.2 存在问题113
  • 6.3 后续研究展望113-116
  • 参考文献116-120
  • 附录一:暑期学校教学满意度测评120-122
  • 附录二:基于设计的研究:小组研究计划评估表122-124
  • 附录三:暑期学校优质人才培养实施现状调查研究124-128
  • 附录四:网络教学 BB 平台满意度调查问卷---以北大教学网为例128-132
  • 作者简历132-136
  • 学位论文数据集1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珂;;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教学[J];企业家天地;2007年05期

2 杜丹冰;;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对比分析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3 黄德群;美国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轩旭;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变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宗橙;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孔惠洁;走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教师;2005年02期

8 张晓燕;;浅谈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面临的挑战[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5期

9 周秉勋;;回顾·展望·观念改变[J];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01期

10 李康;对引入国外教育技术观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全义;;再论教育技术跨世纪发展战略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杨南;;推行网络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谢百治;;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起步——评中国电教协会2002年年会获奖论文及教学设计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卫东;安文成;马艳芬;;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反思[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王建中;王应辉;;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物理实验[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保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理论初探[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高校论文优秀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实施方案[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在信息化进程中寻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实习生安转红;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市场三维推动[N];科技日报;2002年

5 路平丽;“教育技术产业化应用创新平台”启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湖南师范大学 彭绍东;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直面变革中的教育软件市场[N];科技日报;2002年

8 本版编辑 游泽清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沈书生;实效:需要有多少环节来保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整理;“混合”:通向未来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四川省开江县电化教育馆 向勇;抛开弯路向坦途[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7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喻一s

本文编号:384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84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