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05 14:18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采用同一性风格问卷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615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初中阶段,三种同一性风格的人数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的同一性风格存在年级间差异,具体表现为:在信息风格中,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初一、初三、初二;在扩散风格上,人数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初二、初一、初三;初中生的同一性风格存在性别差异:在扩散风格中,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信息风格中,女生的人数显著多于男生;初中生的同一性风格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初中生在规范风格和扩散风格上的得分以及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农村初中生。 2.初中生的家庭功能处于比较健康的水平;男生在情感介入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城市初中生在家庭功能的所有维度上均显著优于农村初中生;除情感介入维度外,独生子女家庭功能的各维度均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 3.初中生的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信息风格与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的功能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规范风格与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沟通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扩散风格与家庭功能各维度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将初中生划分到各自的风格中去后,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三种同一性风格的初中生在家庭功能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表现为:扩散风格最高,规范风格次之,信息风格最低,且除在角色维度上,,规范风格高于扩散风格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外,在其它各维度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认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加强对初中生的关注,尤其要关注的群体包括初二、农村和男生群体。同时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综合的评价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中的表现,通过组建“家庭合作小组”、成立网络交流平台、开设讲座、组织团体活动等形式为他们能拥有更健康的家庭功能,更成熟的同一性风格,更健康的成长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初中生 同一性风格 家庭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1 引言8-21
  • 1.1 问题提出8
  • 1.2 同一性风格概述8-13
  • 1.3 家庭功能概述13-19
  • 1.4 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因素的研究19-20
  • 1.5 研究目标、假设及意义20-21
  • 2 研究方法21-23
  • 2.1 研究对象21
  • 2.2 研究工具21
  • 2.3 研究程序21-23
  • 3 结果与分析23-30
  • 3.1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的现状23-25
  • 3.2 初中生家庭功能的现状25-27
  • 3.3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27-30
  • 4 讨论30-35
  • 4.1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的现状30-31
  • 4.2 初中生家庭功能的现状31-32
  • 4.3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32-35
  • 5 本研究在教育中的启示35-38
  • 5.1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现状对教育的启示35-36
  • 5.2 初中生家庭功能现状对教育的启示36
  • 5.3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对教育的启示36-38
  • 6 结论38-39
  • 6.1 初中生同一性风格的特点38
  • 6.2 初中生家庭功能的特点38
  • 6.3 初中生的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38-39
  • 参考文献39-44
  • 附录44-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金菊;;初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4期

2 朱卫红;;基于家庭支持的初中生应对方式研究[J];网络财富;2010年02期

3 荐思;;哲学界重新开展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J];哲学动态;1979年08期

4 王若水;;辩证法的命运——从列宁到斯大林再到毛泽东,并谈对重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合二而一”之我见[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5 林青山;关于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问题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6 胡万福;;思维与存在同一性新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7 卢诗璧;;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8 科希;乔桂云;;灵魂概念、自我与人的同一性[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2年09期

9 刘俊哲;试论同一性的绝对性和斗争性的相对性与和谐的价值取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7期

10 黄玉梅;;论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同一性[J];沧桑;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莉;邹泓;李一茗;;初中生不同亲子信任类型的家庭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邱海龙;戴秀江;;初中生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雯;颜克段;;初中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9 欧阳超;;浅谈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生德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薇;超六成初中生参加补课[N];解放日报;2007年

2 汪文汉;初中生为何惨死在车轮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新华社记者 华卫列;一位初中生的困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上高中学 陈清英;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N];宜春日报;2008年

5 记者 龙超凡;千名初中生无学籍事件得到解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湖北省南漳县政协 李传友;2104名初中生为何辍学了[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邹永宁;10.5万初中生明日中考[N];长江日报;2007年

8 ;刘宝敬:从初中生到高级技师[N];工人日报;2000年

9 睢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艺华;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N];学知报;2010年

10 记者 顾晓红;初中生体质优秀者仅1%[N];联合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友军;批判的人学[D];吉林大学;2004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龙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称和同一性[D];西南大学;2007年

5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家碧;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张乃禹;中韩小说现代化转型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淳;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建军;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日欢;初中生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自我概念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衍;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城乡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4 蔡佩仪;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静;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淑芹;初中课堂管理中的失范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晔;初中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友鸣;初中生学习主体性发展的调查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毛巍嶷;初中生自我评价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瑜;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同一性风格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23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