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感觉寻求、自我控制与外显和内隐攻击性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感觉寻求、自我控制与外显和内隐攻击性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IAT测验、《青少年攻击性问卷》、《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和《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对443名初中生(初一、初二、初三)的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行为、感觉寻求和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它们的特点以及感觉寻求和自我控制对外显和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以期为降低初中生的攻击性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调查法,选取陕西省商洛市的两所初中学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458名初中生,对所有问卷进行团体测试,收取有效问卷443份。然后在所选取的班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0名学生,男女比例基本相同,视力均正常,在计算机教室完成内隐攻击性测试。对测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初中生存在内隐攻击性,且内隐攻击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2)初中生外显攻击行为的性别和年级主效应均显著,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男生的外显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女生,在攻击行为的具体维度上,男女生在身体攻击、口头攻击上差异显著,而在自我发泄上差异不显著;初二学生的外显攻击行为得分最高,而初一与初三学生无显著差异。 (3)初中生感觉寻求水平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年级主效应也显著,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初二学生的感觉寻求水平最高,其中男生的感觉寻求发展趋势是初一到初二迅速上升,到初三又出现下降,而女生的感觉寻求发展趋势是初一到初三都在上升,但初一到初二上升明显,初二到初三上升的幅度较小。 (4)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显著,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女生的自控能力高于男生,初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差,初三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好。 (5)初中生的感觉寻求水平对外显和内隐攻击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对外显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内隐攻击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6)自我控制在去抑制和外显攻击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本研究从以上研究结果中得出以下结论: (1)初中男生的外显攻击行为高于女生,初二学生的外显攻击行为高于初一和初三学生。 (2)初中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高于女生,初二学生的感觉寻求水平最高。 (3)初中女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好于男生,初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差,初三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好。 (4)初中生的感觉寻求水平能正向预测外显和内隐攻击性,其中去抑制的预测作用较高;自我控制能力可以负向预测外显攻击行为,且预测作用较高。 (5)感觉寻求对外显攻击行为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自我控制能力实现的。
【关键词】:初中生 感觉寻求 自我控制 外显攻击行为 内隐攻击性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29
- 1.1 攻击性的研究11-18
- 1.1.1 攻击性的含义11
- 1.1.2 攻击性的研究现状11-16
- 1.1.3 内隐攻击性的研究16-18
- 1.2 感觉寻求与攻击性的研究18-22
- 1.2.1 感觉寻求的界定18-19
- 1.2.2 感觉寻求的具体研究19-21
- 1.2.3 感觉寻求与攻击行为的关系21-22
- 1.3 自我控制与攻击性22-26
- 1.3.1 自我控制的界定22-23
- 1.3.2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23-25
- 1.3.3 自我控制与心理、行为的关系25
- 1.3.4 自我控制与攻击性的关系25-26
- 1.4 问题的提出26-27
- 1.5 本研究的意义27-29
- 1.5.1 理论意义27
- 1.5.2 实践意义27-29
- 第2章 研究设计29-35
- 2.1 研究对象29
- 2.2 研究方法29-33
- 2.2.1 研究工具和材料29-32
- 2.2.2 施测过程32-33
- 2.2.3 数据收集与处理33
- 2.3 研究目的33
- 2.4 研究假设33-35
- 第3章 研究结果35-47
- 3.1 初中生感觉寻求、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差异检验35-41
- 3.1.1 初中生外显攻击性的差异检验35-36
- 3.1.2 初中生内隐攻击性的差异检验36-37
- 3.1.3 初中生感觉寻求的差异检验37-39
- 3.1.4 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差异检验39-41
- 3.2 感觉寻求、自我控制能力对初中生内隐及外显攻击性的影响41-47
- 3.2.1 感觉寻求、自我控制能力与内隐及外显攻击性的相关分析41-42
- 3.2.2 感觉寻求、自我控制能力对初中生外显和内隐攻击性的预测42-43
- 3.2.3 自我控制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43-47
- 第4章 讨论47-53
- 4.1 初中生感觉寻求、自我控制能力、攻击性的特点47-50
- 4.1.1 初中生攻击性特点的分析47-48
- 4.1.2 初中生感觉寻求特点分析48-49
- 4.1.3 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特点的分析49-50
- 4.2 初中生感觉寻求水平对攻击性影响的分析50-51
- 4.2.1 初中生感觉寻求对外显攻击行为的影响50
- 4.2.2 初中生感觉寻求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50-51
- 4.3 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对攻击性影响的分析51-52
- 4.3.1 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对外显攻击性的影响51
- 4.3.2 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51-52
- 4.4 自我控制在感觉寻求与外显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52-53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3-55
- 5.1 研究结论53
-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53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3-55
- 5.3.1 研究的不足53-54
- 5.3.2 研究的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4
- 附录一:青少年感觉寻求量表59-60
- 附录二:中学生自我控制问卷60-61
- 附录三:中学生攻击行为量表61-63
- 附录四:内隐攻击性测试63-64
- 致谢64-65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茂林;刺激物属性与内隐攻击性的性别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陈丽娜;张明;金志成;赵闪;梅松丽;;中小学生感觉寻求量表的编制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4期
3 魏华;张丛丽;周宗奎;金琼;田媛;;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5期
4 叶宝娟;李董平;陈启山;王艳辉;;青少年感觉寻求与烟酒使用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4期
5 张雨青,陈仲庚;感觉寻求量表对我国被试的测定及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04期
6 叶茂林;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7 梁宁建,吴明证,高旭成;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8 陈欣;杜建政;;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9 周颖;刘俊升;杨海波;;阈下攻击启动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10 徐德淼;唐日新;解军;;外显和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闪;大学生感觉寻求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银娟;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王蕾;不同攻击水平者自我价值感差异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翟晟;男性未成年犯偏差行为、自我控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海龙;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倾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宋欣春;自尊稳定性对外显以及内隐攻击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莲;学业不良初中生内隐攻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珂;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内隐攻击性关系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感觉寻求、自我控制与外显和内隐攻击性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6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