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媒体的青少年非正式学习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智能手机媒体的青少年非正式学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这一大众媒体已赢得广大青少年群体的青睐,成为他们的伴侣,是青少年最直接的交流平台。本文尝试运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分析青少年运用智能手机媒体开展非正式学习的研究,描述了条件反射理论的激发作用和非正式学习方式的"长尾"效能,并结合智能手机媒体的发展和在非正式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学习策略和建议。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智能手机终端 青少年 非正式学习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独立于传统学习及计算机辅助学习的研究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和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产品集成度的提高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2011年1月,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手机网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欣;运用手机媒体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效果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清森;信息时代教育电视发展困境解决方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福荫,黄慕雄,任光杰;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瑾;;非正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2期
2 万云立;;小学科技教育非正式学习的实施途径与策略[J];探秘(科学课);2010年10期
3 杨宝红;;非正式学习环境下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4 赵健;;创建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态:美国非正式学习领域的发展情况与案例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7期
5 杨奎臣,章辉美;现代社会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化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曾李红;高志敏;;非正式学习与偶发性学习初探——基于马席克与瓦特金斯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7 曹国强;;我国青少年拓展训练热潮中的冷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6期
8 张文;;深圳青少年社会工作探索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7期
9 张伟平;马培峰;;非正式学习中个人隐性知识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黎小慧;;网络非主流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燕;;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承弘扬和谐文化:动因与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2 龚德华;;加强青少年帮教的对策分析[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3 姚梅林;;服务性学习的迁移功效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宋绍柱;张明;;青少年“野性自由”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挑战及对策分析[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安秋玲;;青少年同伴认同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董广敏;;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交往质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朱z,
本文编号:467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6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