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学习共同体及其教育意蕴

发布时间:2017-06-26 08:09

  本文关键词:论学习共同体及其教育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从"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转型的21世纪,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反思与创新成为当前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战略性基点。而"学习共同体"作为新型的学习与教学的组织形式,在促进知识的创生,实现素质教育基本使命的教育改革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对话性的教育生活方式,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共享生活实践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从认知成长走向人格发展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 知识 学习
【基金】:2011年度山东省社科联科研课题“让教育重构生活——关于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11-ZC-JY-01)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在从“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转型的21世纪,对于人类学习方式的反思与创新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战略性基点。而“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与教学组织形式,在促进知识创生,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使命即保障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的教育改革中具有重大的理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张桂春;中德小学数学及语文教学大纲差异的缘由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张增田,靳玉乐;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9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刘宝存;;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兆t,

本文编号:485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85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0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