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
本文关键词: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选拔与淘汰意义上说的教学评价是为评价的教学,它关注的重心是评价,这样的教学可能会失落教学的价值,这不是教学论意义上的教学评价。教学论中所说的教学评价是为教学的评价,它关注的重心是教学,是为调节、激励、促进教学而评价。为教学的评价不是教学的"指挥棒",而是教学的"服务器",它生成并守护教学的价值。为教学的评价旨在创造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教学应该从这里觉悟到良心的拷问与责任的鞭挞,评价应该从这里检省到自己是否漠视、异化、失落了教学的价值。基础教育生死攸关的使命就在于它必须百倍地关怀那些被放逐、被贬抑、被薄弱的学生所拥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学评价 为教学的评价 为评价的教学 教学价值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有一种说法,评价是教学变革的瓶颈。这种说法的指涉很清楚,这就是作为“指挥棒”的评价制约或阻碍了教学变革。这种指涉的诉求也很清楚,这就是期待作为“指挥棒”的评价能释放或支持教学变革。这种说法、指涉、诉求几乎没有太多异议,让评价成了教学变革生死攸关的聚焦点,但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巍;;中外合作办学语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安徽经济管理学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个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唐静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的几点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孔学军,徐志兵;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周朵,王春章,尚莉敏;化学新课程学习成效评价标准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王琳;;高校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蔡雅萱;史晓燕;;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郑文堂,李谏,孙宗瑞;关于大学生就业文化的再认识[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詹国祥,曹焕亚;论高职院校教师行为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地位研究之综述——与教学论诸范畴关系的讨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体系构建状况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覃兵;;论我国二十年来教学原则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昌春;张红春;羊建;韩力;左为恒;;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孙河川;鲁良;刘文钊;郝妍;;芬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辽宁省教师评价的启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绪堪;;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丽;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林;孔锴;;全球化视域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马健生;教育改革阻力的利益性质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2期
3 朱永新;;教育改革必须问计于民[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2期
4 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5 吴康宁;;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J];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6 梁明伟;;教育关怀:新时期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3期
7 庄西真;;利益分化时代的教育改革——一个拟议中的教育社会学论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2期
8 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3期
9 王邦佐,谢岳,岳龙;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关于教育问题的对话[J];探索与争鸣;2003年09期
10 王道俊;主体教育论的若干构想[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裕琪,何平;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许元升;新课程常规教学及教学评价工作[J];青海教育;2003年11期
3 余跃忠;;浅议好课的教学评价[J];体育教学;2003年04期
4 何正平;浅析成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应若葵;;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学生评教[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1期
6 廖耘;;成人高校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浅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振华;;高校学生评教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刘亚欣;扎那;;马尔可夫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与改进[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杨学良;蔡莉;;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年07期
10 谢彦;许昆;;试论高校教学评价[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秋琳;;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构建雅荷塘小学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2 黄贤明;;文件夹评价法在成本核算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李冬梅;;实施教学双向评价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丁卫红;;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促进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李冬梅;吴益跟;;“教师评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王芬;王艳芳;王新一;王旭;刘衣南;;农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张文华;万坚;曾艳;熊伟章;胡淑萍;;“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刘洋;童伟;;以职业能力为基点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10 朴雪;刘家勋;吴昌明;;关于构建双发展教学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 记者 于克;我省全面开展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评价[N];吉林日报;2001年
2 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 吴爱军 查一明;正确进行教学评价[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纪孔凯;高中班级音乐会[N];音乐周报;2004年
4 夏兴春;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催化剂[N];黔西南日报;2010年
5 江西省永新县文竹镇团结小学 周昌剑;素质教育与教学评价[N];光明日报;2002年
6 罗新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N];甘肃日报;2008年
7 王耀祖;巧用NetOp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8 徐自军邋郭江山;评优之后求深化[N];解放军报;2008年
9 海安县教育局教科室 陈萍;有效考试:教学评价的应然选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 黄小妹;教学评价的几点探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淑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君丽;发展性教学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辉蓉;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蓁;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丽新;多元化教学评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新平;论构建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孟亚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春辉;运用教育评价改进中学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及振成;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艳;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D];西南大学;2006年
8 刘谢慧;协方差分析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9 赵宝珊;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孙英明;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8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