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中学生厌学的师源性因素及其消解

发布时间:2017-07-05 08:22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厌学的师源性因素及其消解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厌学 教师 教育对策


【摘要】:我国中学生厌学现象具有普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而师源性因素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学教师教学态度偏差、教师的教学方法欠佳等原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从根源上矫治中学生厌学,教师应端正其教学态度,注意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策略,突出学法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 教师 教育对策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不难发现,部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消极学习行为。比如,上课时不专心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旷课,逃学等等。目前,诸多研究也揭示了我国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普遍性。为什么中学生厌学率居高不下呢?已有研究表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芳;仲从善;;初中生厌学的两种测量方法对比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2 朱艳丽;;农村教师不当言行及其防治之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3 肖新燕;;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年36期

4 高利兵;中学生厌学的归因与矫治[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7期

5 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川良;;班主任的人文关怀[J];才智;2010年21期

2 李贺华;武春岭;;高职生学习倦怠现象成因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杨歌舞;;厌学问题学生的初步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兰靖;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隐性辍学论》之二[J];考试周刊;2008年44期

5 王亚娟;;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与调整策略[J];考试周刊;2011年03期

6 叶妮;;我国青少年厌学现象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7 杨祖香;李勇;;中等职业学校潜能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考试周刊;2011年83期

8 刘海英;;农村高中生厌学心理原因及矫正策略[J];考试周刊;2012年06期

9 张文文;;民办高校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10 张恬恬;;初中成绩优秀生厌学原因及矫治对策[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万进;县城重点高中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孙明霞;平湖市初中生对大球类项目基本技术厌学现象分析及改进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琼;教育经济视角下农村高中生厌学问题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邹昭萍;中职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世芹;当前初中学生厌学的教师归因分析及其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卢翠红;初中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斯日古楞;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民族预科生厌学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弘婧;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评价与学生发展[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粉霞;陕北地区高中生厌学物理现状调查与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10 焦娜;大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少华;初中生学习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报告[J];教育探索;2001年05期

2 刘辉;关于学生厌学的深层次的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5期

4 李月清;;农村中学生厌学状况的分析和对策[J];科技资讯;2010年21期

5 陈晶琦 ,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非接触性体罚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雅芳;;为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2期

2 荆留芳;由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看师范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3年01期

3 张守仁;李红;;关注中学生的四个“意识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期

4 王述英 ,刘瑛蔚;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六法”[J];现代家教;2003年05期

5 柳友荣;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01期

6 聂衍刚;试论中学生的厌学症与辅导[J];教育导刊;1996年Z1期

7 ;来稿摘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1期

8 郭凤芝;程世瑞;;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调控[J];考试(教研版);2006年12期

9 徐菊南;;中学生心理问题不可轻视 科学疏导已成当务之急[J];观察与思考;2006年06期

10 曾丽晴;;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消除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张明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张继明;;中学生日常烦恼和缓冲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郑斌;;呵护心灵翅膀 放飞青春梦想——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亚男;郑日昌;潘子彦;;中学生情商问卷的编制及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安丽;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琳;我市中学生“心病”越来越“重”[N];哈尔滨日报;2011年

4 高云;七成中学生认为母亲管教过度[N];中国妇女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洋;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进峗;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白银日报;2007年

7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记者 刘联邋实习生 李轻舟;心理咨询助孩子解心结[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白江宏 实习生 吴松祺;“心语小屋”倾吐青春苦闷 德育课上讨论爱情专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张婕;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俊;教育者管教言语行为的心理效应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白洁;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与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段碧花;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冶;内观法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1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21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