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及对教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及对教育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复原力 同伴不良对待 主观幸福感 调节作用
【摘要】:在对心理复原力的概念、理论模型、测量工具、研究发展等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527名天津市某两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复原力量表”、“同伴不良对待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作为研究工具,测量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同伴不良对待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对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在同伴不良对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本研究使用AMOS7.0检验各量表的结构效度,使用SPSS11.5进行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在性别差异的检验中,同伴不良对待、希望与乐观、学业满意度、总快乐感、正性情感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同理心与人际互动维度上,初一、初二的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2)在年级差异的检验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同伴不良对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心理复原力和主观幸福感总体呈升高趋势。 (3)在班级类型差异的检验中,家庭满意度上重点班显著高于普通班;正性感情上,初二的普通班显著高于重点班。 (4)同伴不良对待与心理复原力的各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的各个维度、以及正性情感有显著的负相关,与负性情感有显著的正相关。 (5)同伴不良对待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而心理复原力中的同理心与人际互动在同伴不良对待与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之间起显著的缓冲作用。 (6)心理复原力中的情绪调节在同伴不良对待与环境满意度之间起显著的缓冲作用。
【关键词】:心理复原力 同伴不良对待 主观幸福感 调节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部分 引言10-11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11
- 1.3 研究意义11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11-27
- 2.1 心理复原力11-20
- 2.1.1 心理复原力的定义12-13
- 2.1.2 心理复原力的结构13-15
- 2.1.3 心理复原力的理论模型15-18
- 2.1.3.1 动态模型15-16
- 2.1.3.2 交互作用模型16-17
- 2.1.3.3 过程模型17-18
- 2.1.4 心理复原力的测量18-19
- 2.1.5 心理复原力的相关研究19-20
- 2.2 同伴不良对待20-22
- 2.2.1 同伴不良对待的定义20-22
- 2.2.2 不良对待行为的类型22
- 2.3 主观幸福感22-27
- 2.3.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22-24
- 2.3.1.1 国外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概念的观点23-24
- 2.3.1.2 国内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概念的观点24
- 2.3.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24-26
- 2.3.3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6-27
- 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7-29
- 3.1 问题提出27-28
- 3.2 研究变量与假设28-29
-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29-32
- 4.1 被试29-30
- 4.2 研究工具30-31
- 4.3 统计方法与步骤31-32
- 第五部分 结果分析32-50
- 5.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32-35
- 5.1.1 同伴不良对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32-33
- 5.1.2 心理复原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33
- 5.1.3 主观幸福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33-35
- 5.2 同伴不良对待、心理复原力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35-36
- 5.2.1 同伴不良对待的总体状况35
- 5.2.2 心理复原力的总体状况35
- 5.2.3 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35-36
- 5.3 同伴不良对待、心理复原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36-38
- 5.4 人口学变量在同伴不良对待、心理复原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检验38-43
- 5.4.1 人口学变量在同伴不良对待的差异检验38-39
- 5.4.2 人口学变量在心理复原力的差异检验39-41
- 5.4.3 人口学变量在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检验41-43
- 5.5 心理复原力的调节效应检验43-50
- 5.5.1 调节效应原理43
- 5.5.2 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43-50
- 5.5.2.1 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与友谊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44-46
- 5.5.2.2 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与家庭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46-47
- 5.5.2.3 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与环境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47-49
- 5.5.2.4 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与自由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49-50
- 第六部分 讨论50-57
- 6.1 人口学差异讨论50-55
- 6.1.1 同伴不良对待、心理复原力、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讨论50-52
- 6.1.2 同伴不良对待、心理复原力、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讨论52-54
- 6.1.3 同伴不良对待、心理复原力、主观幸福感的班级类型差异讨论54-55
- 6.2 心理复原力在同伴不良对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讨论55-57
- 第七部分 结论及建议57-60
- 7.1 结论57-58
- 7.2 教育建议58-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64-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希;许峰;任云;王博;;复原力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作用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2 沃建中;孙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3 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4 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6 王艳梅;初中生成就目标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7 石满,丁新华;军校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8 程俊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9 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年10期
10 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晖;人格特征、价值观、生活事件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香美;初中生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徐迎利;贫困大学生的复原力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兰兰;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毛淑芳;复原力对自我复原的影响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72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7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