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父亲前后男性儿童的行为、性格变化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05:25
本文关键词:丧失父亲前后男性儿童的行为、性格变化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就丧父前儿童的行为、性格与丧父初期、丧父一年后的行为、性格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社会学等理论分析个案,探求父亲对儿童的行为、性格的影响,最后对所运用的理论进行反思,得到启示。 首先,本文对研究的缘起及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了简要概括,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所运用到的理论进行了阐述。 其次,本文描述了个案在丧失父亲前的情况,包括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及案主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通过访谈来探讨丧父前父亲对案主行为、性格的影响,分析并得到:父亲的积极教育能激发儿童对外界的兴趣,提高其思维力,促进其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使其人际关系融洽、性格开朗、自信、有进取精神。父亲的开朗、独立、自信、坚强、勇于克服困难等性格行为特征,为儿童提供了男性的榜样,内在、积极的影响了儿童的行为、性格的养成,儿童有意、无意观察和模仿以形成其独特的性格、行为。 然后对丧父初期案主家庭的变化和案主在家里和学校的行为、性格变化进行了访谈。丧父初期母亲要独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家庭经济困难,母子心情沉重,母亲忙于工作,无时无力关心、教育案主。无论物质或精神上,丧父前后家庭都发生了较大落差。丧父后儿童的幸福感、快乐度都比丧父前低很多,性格变得孤僻,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沮丧、自卑、焦虑、紧张;行为上变得比丧父前少言寡语、厌恶交友、常常有攻击他人的行为,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对退化等特征。 最后,本文对研究进行反思,并有所启示。丧父后单亲家庭中的其他男性亲友可发挥其性别优势,以自身的行为为单亲家庭中的儿童做表率;还可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等有效途径增加丧父后单亲家庭中母亲和儿童的可利用资源;要从优势视角挖掘儿童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帮助其超越自我;丧父家庭中母亲对于儿童行为、性格的发展有主导作用。
【关键词】:丧失父亲的单亲家庭 儿童行为变化 性格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一、导论8-17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8
- (二) 研究综述及概念8-14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14-17
- 二、丧父前案主的行为、性格17-26
- (一) 丧父前的基本情况17-22
- (二) 丧父前父亲对于案主行为、性格的影响22-26
- 三、丧父初期案主的行为、性格变化26-35
- (一) 家庭突变26-30
- (二) 丧父初期案主的行为、性格变化30-35
- 四、丧父一年后案主的行为、性格变化35-41
- (一) 丧父一年后案主的家庭情况35-37
- (二) 丧父一年后案主的情况37-41
- 五、反思与启示41-44
- (一) 社会系统促进丧父儿童的发展41-43
- (二) 母亲主导丧父后儿童的行为、性格发展43-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文;关于父亲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教育;2003年03期
2 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3 李洪涛;社会性别视角的解析:单亲母亲现状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2期
4 谢广英;王利敏;;试析单亲孩子心理、性格弱点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5 贾文萍;仇艳玲;;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不利因素浅析及培养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6 林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郭良菁;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徐安琪;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9 周玲;;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及现状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晓芳,杨淑红,王敏娜;单亲家庭子女个性特征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赵连伟;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2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027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