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答行为描述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应答行为描述与分析
【摘要】: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应答行为具有多种,其中典型的有五种:"完全忽视型""强迫牵引型""一味赞美型""互动生成型""审美观照型"。本文通过对这五种应答行为的案例描述和理性分析,揭示了在不同应答行为中教师对学生经验与思维过程的不同态度和处置方式。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 应答行为 案例描述 理性分析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五种典型教师应答行为的案例描述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应答行为有很多种,以下五种行为是笔者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比较典型的应答行为。(一)完全忽视型在一节关于苏州园林的美术欣赏课中,授课教师播放一组图片之后提问:“看了这么多不同园林的艺术形式,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孙颖荪;;《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建构主义为指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叶光华;董亚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与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7 常蕤,马志凌,佘少华;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10 毕超;地理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冰清;;参见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杨伟国;;“意识表达系统”为脑意识、医疗等寻找讨论平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卞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5 龚妮丽;;孔子乐教思想的现代意义[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2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卿素兰;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三维促进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赵明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师书画[J];广西教育;2004年28期
2 ;教师书画[J];人民教育;2004年18期
3 约翰·施拉特,邓笛;我是教师[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03期
4 修春雨 ,王韦平;伤害,在一言一行中——教师言行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分析与思考[J];山东教育;2005年16期
5 杨丽萍;;教师礼赞[J];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2006年03期
6 季阿娜·鲍戈达诺娃 ,陈庆瑞;怎样才算是一名好教师——欧美一些国家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教师[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01期
7 ;教师文艺[J];黑河教育;2000年01期
8 聂川;教师的眼睛[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年04期
9 黄好额;为教师“走穴”一辩[J];教学与管理;2005年17期
10 杨丽萍;教师赞语[J];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4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浩;关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辛丽春;论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双;教育行动研究的本土化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44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4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