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基础生命教育管窥
本文关键词:美、德基础生命教育管窥
【摘要】:死亡是人类必须经历的普遍现象,但一直以来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极其消极的。这种消极的态度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对死亡持有歪曲的认识,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美国和德国是开始生命教育较早的国家,借鉴他们的生命教育课程建构将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正确认识死亡、珍惜有限的生命。
【作者单位】: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死亡 儿童 青少年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委托立项课题《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07WTJY002YBM)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死亡作为人类必须经历的人生历程中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不可逃避的现实,但人类对待这一自然现象的态度普遍消极:对死亡感到恐惧,不肯言及甚至避讳死亡。但不管人们怎样去回避它、遮掩它,人们最终还是逃不过死亡,还是要面对死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尤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薇;;生命教育——理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5期
2 韩映虹;王银铃;;美国儿童的死亡教育[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3 吴艺;;生命视阈下死亡教育反思[J];学理论;2010年17期
4 王一涛;;打开生命教育的结[J];文教资料;2007年35期
5 汤元军;;论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孙传宏,杨海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武林芝;;加强生命教育 共建和谐校园[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曹保印;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J];教书育人;2004年04期
9 董红亚;;将危机转化为生命教育的契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赵易新;;实施新课程以来提出的几个教育理论[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宇华;楚慧珠;刘茂玲;夏云;;死亡教育概论[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邹宇华;刘茂玲;楚慧珠;;死亡教育概论[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钱家荣;;重视心理层面的生命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4 游海疆;;生命教育:后现代话语与能量场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5 陶新华;周丽芳;;以预防为重点开展高校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辛隐;;内观法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8 胡悦;;“人生计划”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9 曾勇;;“道法自然”的生命意蕴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姚月红;;大学生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让生命教育走进校园[N];深圳商报;2004年
2 ;让生命教育离学生再近些[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严阳;“生命教育”不应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报;2003年
4 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牛敏 杨旭春;生命教育:让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N];延安日报;2010年
6 罗楚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生命教育”改变的不只是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秦兴利 本报通讯员 冷新星 高帆;你对生命和死亡了解多少?[N];河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鲜晓荻;让孩子的生命更有质量[N];贵阳日报;2005年
9 薛原;生命教育路在何方[N];健康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沈洛羊;愿生如春花之灿烂[N];汕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红;生命与焦虑[D];河南大学;2003年
2 王媛;生命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2年
3 张美云;生命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娜;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璐;死亡,,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课题[D];苏州大学;2011年
6 卞立慧;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师素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孙晓庆;先秦道家人生观对当代生命教育的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5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4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