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09 13:28

  本文关键词:“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师生关系 我和你 合作型教学


【摘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构建"我和你"和谐师生关系是将课程效果和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举措。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有强烈的关系转变意识,并辅以创设和谐教学情境和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积极行动。
【作者单位】: 西南交大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师生关系 我和你 合作型教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西南交大青年教师百人计划项目(SWJTU09BR19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5.6;B844.2-4
【正文快照】: 一、“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和谐师生关系解析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世界因为我们对它的不同态度而具有不同的性质。世界按照人的态度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被使用的世界”或“被利用的世界”,即“我和它”的关系;二是相遇的世界,即“我和你”的关系。[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勇,和震;“注视”与“倾听”——对当代两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高长江;;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思维[J];长白学刊;2007年04期

3 乐国安,管健;以布伯哲学为基础的对话治疗与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之比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孙彩平;从道德的维度反思道德教育——多元社会背景下研究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辛继湘;;论教学的审美品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7 唐代兴;“我→你”存在关系中的道德作为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8 崔茂新;;一个有待于开发的美学研究新领域——关于建构“文化人格美学”的设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9 杨小微,吴黛舒;关系思维视域中的教育“图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3期

10 刘德林;“教育即对话”质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唐爱民;道德教育范畴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富胜;后形而上学视野里的社会理性[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庆斌;勒维纳斯的他者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乔颖;趋向“他者的翻译”[D];河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晓燕;教师教学哲学的叙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欣;从对话看宗教因素对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张湘韵;问题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孟香云;师幼交往的主体间性特点及实现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宪俊;教育主体间性:意义及彰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小叶;对话教学中知识获得基本方式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巧平;论生命课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连福;反思现代教育的哲学根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2 王子乾;李向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现代教育;2011年Z1期

3 刘晓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管理[J];职业;2011年17期

4 韦国忠;;机电类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广西教育;2011年24期

5 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6 修稳君;张俊;;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临沧师专为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陈超然;;后现代教育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左妮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华章;2011年18期

9 蒋常香;;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10 汪磊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佩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万书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及对教学的启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志;张旭东;;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及对策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岭 单位: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心理健康教育“瓶颈”在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国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5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45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