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缩短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的成长距离——来自戈夫曼之“拟剧论”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09 23:04

  本文关键词:缩短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的成长距离——来自戈夫曼之“拟剧论”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成长 戈夫曼 拟剧论 表演


【摘要】:新手教师要缩短到专家教师的成长距离,需要更快地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这既需要"顿悟",也需要长期积累沉淀。戈夫曼的"拟剧论"之教育互动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顿悟"意义。新手教师成为专家教师需要打造好第一印象,做好日常的印象管理;需要在"神秘化"和"去神秘化"之间以及"一视同仁"和"区别对待"之间寻求平衡的支点;需要运用好师生互动的规则,必要之时可以再造规则;需要把握好表演和"做作"之间的边际,在长期的坚持中寻求着力点。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教师成长 戈夫曼 拟剧论 表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外国教师教育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0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新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专家教师则是其发展的高级阶段。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的距离需要“多管齐下”来弥合。每一个新手教师需要意会、学习乃至掌握课堂管理、师生互动以及构建缄默课程(Potential course)的意识和技巧。运用好这些知识,成长为专家教师的距离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方;张金良;;从情感维度整合中学物理教学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卫萍;陈雪梅;;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袁玉婷;新课程实施中的家校合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杨子华;;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叶扶荣;;蔡元培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7 王义高;;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马新功;;创建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 实施和谐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9 骆映;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参与价值略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李静波;;我国大学生的体育课态度及成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峰;基于育人视角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宏卓;小学教室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永春;初中小班化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德毅;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时间管理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毕兰凤;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任建春;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课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黄媛媛;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孙勤;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友超;“教学如游戏”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如密,孙龙存;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3 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4 杨振英,郑莉,乔成军,迟文举;角色教育浅探[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5 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6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8 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9 叶长文;论教学布白的艺[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11期

10 尹德光,韩善霞;略论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J];中学生物教学;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德玉;;论经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4期

2 梁燕玲;;教育反思: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8期

3 郑雅君;郝作成;;浅析教师自我发展中反思的作用及实践[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徐建中;;课改故事促教师成长[J];江西教育;2007年22期

5 黄少华;;网络教研活动促进年轻教师均衡成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24期

6 陈熙强;;校本研修:教师成长的基石[J];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08期

7 宋慧敏;;学科教学论:教师成长之必需[J];继续教育;2008年06期

8 冯莉芳;;“闲”言“暇”语——漫谈闲暇生活与教师成长[J];教书育人;2008年31期

9 胡明珍;;教师成长力源于研究态势[J];教书育人;2009年28期

10 陈国莹;;教学哲学、教学智慧与教师成长之辨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月鲜;;在教学反思中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庆坤;向兰花;;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王继亨;;在反思中充实 在反思中前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让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容礼;陈敏婷;;《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校本教研》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王成兴;;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教师评价体系的一些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与探索[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10 ;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促专业教师健康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科 大连教育学院学校发展评估中心主任;期末总结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吴其林;读书展示助推教师成长[N];莱芜日报;2010年

3 闻道;南京:首届青年教师成长论坛成功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阳 芳;教师成长离不开自我“充电”[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陈强;河南濮阳 为农村教师成长铺路搭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古林松 广东省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共同体”:区域推进教师成长的新模式[N];中国教师报;2010年

7 记者 吴晶;尊重教师不应只在节日关怀[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通讯员 李旭;北京西城为教师成长开辟“绿色通道”[N];中国人事报;2008年

9 王立强 太原市迎泽区海边街小学;假如我是校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吴晶;尊重教师不应只在节日关怀[N];韶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鑫;教师感情修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兴芳;教师角色期待及其对教师成长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艳艳;教师培训者任职资格标准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邓雪梅;研培教师对“研培合一”模式的不适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雪亚;生命之光与价值之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涂欣;作为一个人的教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慧娟;论教师关怀能力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明菊;论教师的教学自主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施祥胜;教研互动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冯绿倩;“毛铁”成“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志勇;小学教师日常生活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7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47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