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德性与规范之间
本文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德性与规范之间
【摘要】: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间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一直徘徊于德性至善的高标与伦理规范的底线之间,不知何去何从。从社会存在的层面来看,德性与规范都是构成道德存在的基本要素,规范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尽的义务和人际间善意的约定,德性则是不可强求的个人选择。从规范到德性的发展过程是道德价值逐次提升的过程。学校道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不同阶段和时期分别予以相应的道德教育内容,使学生逐步成为能够自由、理性地践行道德的公民。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德性 规范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一直以来,学校道德教育都与特定时期社会所秉持的基本道德观念分不开,而且不同时代的道德观影响甚至决定着学校道德教育的存在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复兴的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及其论争直接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学校道德教育是以德性的养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楠;;追求道德“至善”,还是退守道德“底线”?——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扈中平;德育应如何看待“利己”[J];学术研究;2005年06期
3 刘云林;;教育善的实现:基于教育道德向度和层次的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4期
4 魏则胜;;在德性与规范之间[J];哲学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文开;浅论市场经济中的利己与利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王本陆;论教育的伦理特性[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钱焕琦;教育就是善的吗?——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天平;;德性伦理与企业伦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钦;;古典德性伦理学向近代规范伦理学的转型——休谟伦理学的历史定位[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刘美玲;;德性伦理还是规范伦理?——对当代道德文明建构之路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4 寇东亮;论现代性伦理学的完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杨豹;;当代西方德性伦理思想探讨[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6 杨豹;;当代西方德性伦理视域中德性概念的诠释[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今一;;现代德性伦理学何以可能——对安斯库姆《现代道德哲学》的解析与引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李伟艳;程其练;周美芳;王云飞;;论智障学生体育参与的公平性——以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为视角[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崔丽萍;;德性伦理还是角色伦理——以《孟子》为中心进行的考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于馥颖;;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视阈中的关怀伦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建伟;;德性伦理学:中国思想的视野——“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伦理学会分论坛综述[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廖申白;;对德性伦理学的实践原理的一种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贾新奇;;德性伦理学的复兴与道德心理学的意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王素华;;开掘拓展 完善丰富——内容组研讨综述[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5 张洪高;;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凌皓;;论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教育理念的基本特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黄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罗平;;道德层次认知的偏差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和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9 何锡蓉;;孔子的伦理智慧[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凌友诗;;从不同文化体系的“群己观”看中华民族的公民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澜;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N];联合时报;2001年
2 向玉乔;应用伦理学是应用和创新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7年
3 董世明;用科学发展观阐述德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甘肃省武都区鱼龙初级中学教师 尹仕林;对中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探讨[N];陇南日报;2008年
5 蓝伶俐;以荣辱观教育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N];丽水日报;2006年
6 陈泽环;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N];光明日报;2007年
7 郭国祥;以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N];人民日报;2008年
8 ;德育不能成为一壶烧不开的水[N];安徽日报;2005年
9 龚群;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10 通讯员 肖怀贵 张建国 谢青海;双清区“五小”公民评选别出心裁[N];湖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钦;休谟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3 胡yN峗;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楷;荀子伦理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9 何良安;为了幸福[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涛;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变化及特点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植薇;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赫;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彩云;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刘桂军;消费主义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莹瑶;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7 郑弋晖;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情感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商姚;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吴建萍;正义的嬗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伟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55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5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