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网络学习评价的问题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在职教育硕士网络学习评价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网络教育为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网络课程学习评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生物学教育原理与方法"为例,在分析目前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在职教育硕士的网络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实施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评价系统的具体内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网络学习 在职教育硕士 评价系统
【基金】: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主项项目“生物学教育硕士教学改革研究”(2008JG05)课题主要参与者:王红、李义义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网络教育的交互性、个别化、时效性、共享性等特点为在职读研的教育硕士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和便利性。而目前的网络学习评价作为网络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力与学习成果的保障,却缺乏评价指标的实践操作详细方案,不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小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2 何小微;;发展性教学评价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2期
3 毛仁兴;张文兰;;Diigo在网络学习评价中的应用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8期
4 张艳红;;建构主义评价观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8年07期
5 王均霞;陈明选;;高校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林;张小平;涂传林;晏鹏;韩菲;;生物专业师范生职前培训中微格教学的应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刘永杰;;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3 何李来;;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郭晗;;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金玲;田乐乐;;论音乐在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媒介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胡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7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估理念及原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9 曾晓洁;知识与教学: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析多元智能理论的“符号学习”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10 桑青松;多元智力理论与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与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翟桂捚;;皮纹与智力测量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潘清;曹玉民;;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化学实验评价[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张云峰;邹新元;;构建《工程热力学》课程创新平台的教学研究[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音乐学习评价[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刘惊鸿;;论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教育实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萌;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杨克;中国制造业多元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杜亚丽;中小学生态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岚;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看大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多元智能大学英语教学[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田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荣海波;七年级英语家庭作业与课堂教学效果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京慧;高考特长科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卓尔;城郊接合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边洪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苇,桑新民;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2期
2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李[?;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7期
4 冯天敏,张世禄;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肖月宁,马秀峰;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及实现方式[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李风华;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3年06期
7 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8 肖第郁;教育评价的新取向[J];教育评论;2002年05期
9 吕洪灵;;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8期
10 张慧军;;试论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多维度英美文学课程设计[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李凤;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J];中小学电教;2004年06期
2 史玉玲;;网络学习中的信息迷航现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3 程永军;张珍;;沉浸式网络学习环境的涵义[J];中小学电教;2002年07期
4 李怀龙;张全标;;知识时代网络教学环境的特征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5 宋少婷;王朋娇;;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11期
6 程永军;张玢;;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网络学习环境[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4期
7 沈孝苹;;浅谈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替代交互[J];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05期
8 刘丽萍;胡畔;;关于远程开放个性化网络学习的探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邵晶晶;张健;郝大魁;;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06期
10 廖守琴;宋权华;;网络非正式学习的内涵及要素分析——从长尾理论的角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星;刘家勋;赵苗苗;;网络教学动态化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建华;;墨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高茅;杨亚萍;彭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应学;;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模式的转变[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市平冈中学 曾旅天;“打通”师生教学空间分隔[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李凝;看看美国怎么给老师“打分”[N];科技日报;2004年
3 周炎根 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项国雄 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吴晶;中国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方国才;关于学习型学校的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常生龙;给教育找一个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10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丽平;对网络学习者形成性评价及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叶洪波;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与评价系统实现[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李赛;网络学习环境中社会导航效果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静;网络学习环境下技术接受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王美玲;网络学习环境下技术接受的研究与应用[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6 魏娜;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危机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白静;大学生个人网络学习环境构建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彦群;网络学习的发展性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立;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樊春运;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原理及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79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7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