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变探析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变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意识领域一系列新的课题不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需要作出调整以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与纷繁复杂的时空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范式,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其社会功能或政治功能,而应更强调对人的基本的教育和素质培养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范式。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范式 以人为本
【基金】: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战略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创新及实践研究(LO9I00050)
【分类号】:G41;D64
【正文快照】: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先提出“范式”理论并将其作为科学研究方法论,他指出范式是指科学研究中“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1]由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在一定时期内,也有一定的范式。它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兰;但堂渊;;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高岭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6 赵凤伟;;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樊永刚;;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张婷婷;;论大学生艺术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宁伯晓;胡丰顺;;对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郭玉婷;;论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唐兰兰;;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探讨[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6 李龙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北卷)[C];2012年
7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10 陶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成长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岳;;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发展理念[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6期
2 王希永;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余玉花;陈洪连;;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目的——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高学全;姜德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李忠华;;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黄跃秋;;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1期
7 杨淑珍;;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黄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品质[J];理论与改革;2008年04期
9 李志强;张宗;;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和谐社会视角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启思[J];改革与开放;2009年05期
10 汤海生;;改革开放前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2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4 韩冰;;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5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6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秀娟;;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9 崔银花;;浅谈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10 汪彬;;人性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士全 淮化集团;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五大原则[N];淮南日报;2010年
2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立足职业素质养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宁波日报;2009年
3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为实现跨越凝聚力量[N];廊坊日报;2009年
4 安徽电力五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张德金;浅谈如何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一线员工思想政治教育[N];华东电力报;2008年
5 孙军保 陈国强 赵景山;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常文武;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7 金振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进入网络[N];中国包装报;2000年
8 张晓;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N];工人日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做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大文章[N];解放军报;2000年
10 刘荣东;基层思想教育模式要创新[N];新疆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3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4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潘玉腾;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人学基础[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沈大光;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廖志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健;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内涵及贯彻要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健;“以人为本”视野下的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忠华;论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建构[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妮娜;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晓珍;“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彦梅;理解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芳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周琴;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2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8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