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视阈下的美国“个人学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3:37
本文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视阈下的美国“个人学校”研究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美国纽约市的“个人学校”是一种教育信息化新模式,也是学校改革的新模式,它旨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将现场教师指导课、基于软件的课、合作活动、虚拟导师和个别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整合到同一个学习空间之中,由此实现基于学生独特需求和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的、有效的、差异化的教学。这一学校模式尚处于初创阶段,其学校实践已引起十分积极的反响,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论文分为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个人学校”产生与发展的背景。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政策,以《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为代表,为“个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指导:美国政府对教育创新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以竞争卓越计划和创新投资基金为代表,为“个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与教学系统的变革为“个人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个人学校”的实施。“个人学校”的目标、原理、课堂;“个人学校”试点项目的开展、教育发展中心的评估和纽约市教育局评估,结果显示积极;“个人学校”未来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第三部分:“个人学校”的社会评价及理论反思。美国当地社会主要认为,“个人学校”变革了传统学校运行方式,是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它真正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一定意义上超越特许学校模式的学校改革模式;它具有高度信息化特征却完全超越计算机辅助教学,而且它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个人学校”在重设课堂、重设学习、重设教学等方面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反思。 第四部分: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学校”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化、个性化、创新化、教学化改革的启示。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新模式;鼓励学校层面的教育创新;注重回归教学本身的改革。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个人学校 个性化教学 教育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导论6-21
- (一) 问题的提出6-9
- (二) 相关概念界定9-11
- (三) 文献综述11-19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1
- 一、“个人学校”的产生背景21-33
- (一) 美国的教育信息化政策21-25
- (二) 美国政府对教育创新的政策支持25-29
- (三)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变革29-33
- 二、“个人学校”的实施33-45
- (一) “个人学校”的运行概况33-37
- (二) “个人学校”的试点与评估37-42
- (三) “个人学校”的未来发展42-45
- 三、“个人学校”的评价与反思45-53
- (一) “个人学校”的社会评价45-48
- (二) “个人学校”的反思48-53
- 四、“个人学校”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53-62
- (一) 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系统整合53-55
- (二) 探索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新模式55-57
- (三) 建立健全教育创新及其保障机制57-59
- (四) 注重回归教学的改革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栋;关于中国、美国和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ACCS研究项目介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张欣,范如涌,安宝生;中美基础教育信息化国家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李海霞;具滋亿;;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近况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4 马健生;孙珂;;高等教育创新的“保健机制”探析——以美国的经验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马元丽;费龙;;利用技术促进新一代学习——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策略的新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2期
6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7 田宝军,王德林;电子学习:构建世界课堂——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8 阳q,
本文编号:683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836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