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发展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家实力增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由于长期以工业发展为主的经济思路,导致农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工业,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很多偏远地区的人们刚刚解决温饱。乡村教育是为农村发展提供后继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样,农村的教育情况也不容乐观,与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怎么样提高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培养农村真正需要的人才,成为当前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树立农村新风气的当务之急。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根据农村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全面培养乡村人才的思路,当下也具有极大的借鉴、学习意义。本文在阐述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主张和办学实践基础基础上,探讨如何在现时代更好的利用陶行知思想发展我国的乡村教育,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农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经济整体或者飞跃发展的今天,我国乡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经济和教育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仍需更大提高,陶行知作为乡村教育的领袖人物,他的思想对现阶段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探讨了现阶段对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工具。 第二部分,研究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整个中国经济落后,国家贫弱,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农村社会更是贫穷、愚昧。农民更是社会的最底层,挣扎在痛苦的深渊。陶行知痛心于当时国家处境,以教育为手段,改造社会。通过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的陈述总结了了他的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对他的主要教育实践晓庄师范和工学团做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指出了他的教育理论对现代中国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三部分,通过第二部分对陶行知乡村思想的研究对比,结合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总结出我国农村教育存在主要不足之处。首先是广大农村的教育体制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农村的教育观念大部分还停留在封建思想的阶段,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其次是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农村学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没有创新精神,难以独立于社会,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农村的建设。最后农村的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好的教师极度缺乏,教师的整体水平也不能满足现时代的要求,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和年轻化水平,引进新的人才,增加教师队伍的活力。 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四个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改变接受教育的初衷,改革农村教育的课程,丰富实践,改变教学方法和加大充实农村教师专业化队伍方面探讨。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发展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二)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文献综述11-12
- (三) 研究方法12-13
- 一、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主要内容13-19
- (一)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3
- (二)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3-19
- 1、 农村教育是国之基石13-14
- 2、 教育要贴合实际14-16
- 3、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16-18
- 4、 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18-19
- 二、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24
- (一) 农村教育观念和体制落后于时代发展19-21
- 1、 农村教育观念落后19-20
- 2、 教育管理体制滞后20-21
- 3、 教育布局不合理21
- (二) 农村教育培养目标不符合时代要求21-22
- 1.农村教育程序化的培养方式滞后于实际需求21-22
- 2.农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合实际需要22
- 3. 农村教育培养目标与实际预期不符22
- (三) 农村教师整体水平较低22-23
- (四) 农村社会风气恶化,不利于教育的发展23-24
- 三、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24-29
- (一) 以人为本,改变教育观念24-26
- 1、 坚持人本价值取向24-25
- 2、 因材施教25-26
- 3. 合理布局教育资源26
- (二) 探索农村教育发展新模式26-28
- 1、 积极更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内容26-27
- 2、 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27-28
-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8-29
- 结语29-30
- 注释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异卉;杜学元;;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李浩;;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体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11年07期
3 王文岭;;十年来乡村教育先驱黄质夫研究述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何莉宏;冷伟;;晏阳初平民教育方法论思想对当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启示[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明;;潜心研读陶行知 享用平视教学法——从《放飞蜻蜓》说开去[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辰;;为了一个高远美丽的教育梦想——省陶研会30周年会庆《行知伴我成长》论坛上发言[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邹庄校校“陶花”香[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4 韦国清;;一路上有你[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5 周春燕;;众手浇灌陶研之花[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汤永锋;;教育:真善美的创造[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7 ;走上行知路[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8 ;笃行精进 “陶花”芳菲[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9 平志明;;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燕红;;古为今用:陶行知教育评价思想初探[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拉奎子达;从陶行知“喂鸡”谈因材施教[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冯永亮 特约通讯员 陈成海;向陶行知学什么,怎么学[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袁新文;为什么不要忘记陶行知[N];人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陈晓燕;民盟中央纪念陶行知诞辰120周年[N];团结报;2011年
5 江苏省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 徐骋;用爱心照亮学生的一生[N];学知报;2010年
6 周洪兵;坚持走创新之路 努力求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刘公明;思品教师该给学生教些什么[N];伊犁日报(汉);2011年
8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朱小蔓;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国家认监委 刘先德;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10 王铁军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他们怎样成为了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健;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青霞;试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海南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D];海南大学;2010年
3 谷波;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沈丹;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杨河;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孙大宏;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及现实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娟;陶行知教育价值观探赜[D];西北大学;2012年
8 张雯雯;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何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曲超;陶行知批判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2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1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