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攻击倾向低年级小学生“冷”“热”执行功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攻击倾向低年级小学生“冷”“热”执行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冷执行功能 热执行功能 工具性攻击 敌意性攻击
【摘要】:攻击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有显著的不良影响。攻击行为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影响攻击个体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理遗传因素、人格因素和认知因素等,对攻击的认知机制的研究是在最基础的层次上研究攻击行为发生的认知过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简称EF)是目前国内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执行功能损伤会引起一系列神经心理缺陷,如:计划、决策、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抑制、对任务的监控等方面的困难。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攻击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发展相关,如高攻击个体往往存在前额叶损伤,出现抑制不能,对行为难以控制的现象。 目前国内外对于攻击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的研究多是对特殊群体的研究,很少关注到正常群体中具有攻击行为的个体,且研究多集中在高攻击个体的冷执行功能上。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高攻击倾向小学生按攻击类型分为工具性攻击型和敌意性攻击型,探讨了不同攻击类型的小学生与低攻击倾向小学生的“冷”“热”执行功能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攻击类型与不同执行功能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 (1)高攻击倾向小学生“冷”“热”执行功能明显差于低攻击倾向小学生。 (2)工具性攻击型、敌意性攻击型小学生的“冷”“热”执行功能均弱于低攻击倾向小学生。 (3)工具性攻击型小学生与敌意性攻击型小学生的“冷”抑制能力差异显著;而两者的冷刷新、转换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工具性攻击型小学生和敌意性攻击型小学生在“热”执行功能三类任务中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5)相比“冷”执行功能任务,“热”执行明显提高了低攻击倾向、敌意性攻击型小学生的执行功能,但对于工具性攻击型小学生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冷执行功能 热执行功能 工具性攻击 敌意性攻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8-19
- 1 执行功能8-14
- 1.1 执行功能的界定8-9
- 1.2 执行功能的结构9-11
- 1.3 执行的功能的研究方法11
- 1.4 执行功能的研究现状11-14
- 1.4.1 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11-12
- 1.4.2 “冷”执行功能与“热”执行功能12-14
- 2 攻击性行为14-16
- 2.1 攻击行为的界定14-15
- 2.2 攻击行为的分类15-16
- 3 执行功能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16-19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19-21
- 1 问题提出19
- 2 研究思路19-20
- 2.1 总体研究设计19-20
- 2.2 总体研究假设20
- 3 研究意义20-21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21-34
- 1 实验一 高攻击倾向小学生“冷”执行功能研究21-29
- 1.1 研究目的21
- 1.2 研究方法21-25
- 1.2.1 被试21-22
- 1.2.2 实验程序22-25
- 1.2.2.1 实验任务22-24
- 1.2.2.2 实验步骤24-25
- 1.3 实验结果25-27
- 1.3.1 不同攻击型小学生“冷”执行功能总体特征25
- 1.3.2 不同类型攻击性小学生的抑制比较25-26
- 1.3.3 不同类型攻击性小学生的转换比较26
- 1.3.4 不同类型攻击性小学生的刷新比较26-27
- 1.4 讨论27-29
- 1.5 结论29
- 2 实验二 高攻击倾向小学生“热”执行功能研究29-34
- 2.1 研究目的29
- 2.2 研究方法29-30
- 2.2.1 被试29
- 2.2.2 实验程序29-30
- 2.2.3 实验步骤30
- 2.3 实验结果30-32
- 2.3.1 不同攻击类型小学生“热”执行功能总体特征30-31
- 2.3.2 不同攻击类型小学生的“热”抑制对比31
- 2.3.3 不同攻击类型小学生的“热”转换对比31-32
- 2.3.4 不同攻击类型小学生的“热”刷新对比32
- 2.4 讨论32-33
- 2.5 结论33-34
- 第四部分 高攻击倾向小学生“冷”“热”执行功能结果比较34-37
- 1 不同攻击类型小学生的“冷”“热”执行功能的差异检验34-35
- 2 讨论35
- 3 结论35-37
-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37-40
- 1 氋攻击倾向与低攻击倾向小学生"冷""热"执行功能分析37-39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39-40
- 第六部分 总体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44-5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1-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丹媚;;反社会人格障碍与攻击的相关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8期
2 尹福琴;;家园携手关注幼儿的行为与心理系列之四:纠正孩子的攻击行为[J];早期教育(家教版);2010年09期
3 周晓林;执行控制:一个具有广阔理论前途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4 杨娟;周世杰;;自闭症儿童执行功能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王林松;;成人攻击行为的心理发生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12期
6 令宝;;谈攻击行为与果敢行为的异同[J];青春岁月;2010年20期
7 赵鉴洲;;正确理解激怒中儿童的无害释放攻击行为[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8年12期
8 陈天勇,韩布新,罗跃嘉,李德明;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9 吕凯;;幼儿的攻击行为与矫正[J];大众心理学;2005年05期
10 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君;陈旭;;3-5岁留守幼儿抑制性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解春红;邵洁;秦玉峰;杨建滨;王艳霞;李荣;赵正言;;威廉斯综合征的执行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3 何燕;屈勇刚;周红;向春和;刘秀霞;刘星亮;廖和荣;;斗鸡的攻击行为观测及行为谱编制研究初探[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斌;张文新;陈光辉;李春;;家庭教养方式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儿童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喜燕;杜亚松;龚云;;首发未服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刘玉祥;张腊英;;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调查分析[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7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马效芝;;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行为的感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王益文;张文新;;发展心理学幼儿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帅澜;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亚型的执行功能特征[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郭京霞;8848告百度败诉[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郭军;IPS:将IDS打散重造[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郭京霞;首例网络攻击案一审宣判[N];中国质量报;2005年
4 安康职业中专 唐玉梅;中职生攻击行为的分析与矫正[N];安康日报;2007年
5 杜跃进;恶黑客大闹世界 酷警察揭秘黑幕[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玉其;中国网络深受黑客“垂青”[N];通信信息报;2007年
7 汪智慧;远离愤怒与孤独[N];健康报;2003年
8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技术支持部主任 王革;IPS须实时深度并重[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唐安平;被动——攻击行为 心理扭曲的反映[N];健康报;2003年
10 翁晖亮;矫治儿童攻击行为[N];健康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冬梅;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执行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宋国萍;睡眠剥夺对记忆及额叶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刘华锋;5-HT和MAOA基因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联性及营养素干预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孙连荣;社会偏见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理论和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裔;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和磁共振波谱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7 丁芳;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詹建英;正常中小学生视觉注意和执行功能发展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燕雷;执行功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书勤;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流体智力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tR;戒毒者的执行功能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杉杉;高攻击倾向低年级小学生“冷”“热”执行功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春梅;儿童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元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7 高丽;传销人员执行功能特征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魏勇刚;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儒芳;3-4岁儿童规则推理发展及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菲菲;3~5岁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及与气质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5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3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