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南京高校教学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28 02:30

  本文关键词:南京高校教学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南京高校 教学建筑 地域性特征 自然环境 人文精神


【摘要】:世纪交替之际,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高校都面临着现有教学设施与学校的多元化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为此,高校或就地建设,在原有校园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扩建;或异地建设,另选基地建设新校区,以满足高校自身快速发展的需求。伴随着这一阶段性的建设高潮,,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快速扩建与新建校园的日常使用中暴露出来:校园文脉面临着断裂,校园空间日显单调,建筑形象日益趋同,面临诸多疑问,作为建筑师对当下的高校建筑设计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着眼于“地域性”这一建筑物的特质,探讨其在南京地区的高校教学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延展。从现实案例调研入手,深耕建筑的本原,结合关于建筑地域性设计的相关理论,解析国内外高校教学建筑中的“地域性”设计,着力剖析了现今南京地区的高校教学建筑现状,罗列出在“地域性”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归纳出了两个代表性的问题:1)南京高校教学建筑如何与自然环境应对;2)南京高校教学建筑如何传承文脉。这两个问题涵盖了影响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其中两个因素,即自然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针对这两个问题及两类因素,结合多个国内外优秀的高校教学建筑实例,探讨了南京高校教学建筑“地域性”设计中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首先要尊重地形地貌,适宜采用被动式设计系统应对气候条件,并使用地域化的适宜技术来实现设计。其次老校园中的新建筑和新校园建筑要重视传承大学校园的文脉,同时两者均需考虑传承地区文脉。 最后笔者总结强调应该综合利用针对南京高校教学建筑现状所反映的两个问题的应对策略,从多角度进行南京高校教学建筑的“地域性”的创作。
【关键词】:南京高校 教学建筑 地域性特征 自然环境 人文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24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4
  • 第1章 绪论14-28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研究意义15
  • 1.3 研究内容15-16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6-18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6-17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7-18
  • 1.5 相关理论的阐述18-21
  • 1.5.1 建筑的地域性18
  • 1.5.2 批判的地域主义18-19
  • 1.5.3 广义地域性19-21
  • 1.6 高校建筑中的“地域性”设计的历史沿革21-25
  • 1.6.1 国外高校建筑中的“地域性”设计的发展概况21-23
  • 1.6.2 国内高校建筑中的“地域性”设计的发展概况23-25
  • 1.7 研究方法25-27
  • 1.8 研究框架27-28
  • 第2章 南京高校教学建筑的现状解析28-50
  • 2.1 南京高校建设总体现状28-30
  • 2.1.1 南京高校发展史28-29
  • 2.1.2 总体现状分析29-30
  • 2.1.3 南京高校校园类型统计30
  • 2.2 实地调研30-39
  • 2.2.1 前期准备30-32
  • 2.2.2 资料收集32
  • 2.2.3 整理分析32-39
  • 2.3 案例研究39-48
  • 2.3.1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39-43
  • 2.3.2 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43-45
  • 2.3.3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45-48
  • 2.4 现状调研体现的“地域性”问题的概括48-49
  • 2.5 小结49-50
  • 第3章 南京高校教学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应对策略50-67
  • 3.1 南京自然环境要素50-51
  • 3.1.1 地形地貌50
  • 3.1.2 气候50-51
  • 3.2 对地形地貌的契合51-58
  • 3.2.1 教学群体的整合设计51-55
  • 3.2.2 建筑形态与地形的耦合55-57
  • 3.2.3 外部环境的立体建构57-58
  • 3.3 对气候特征的适应58-62
  • 3.3.1 群体布局的适应回应59
  • 3.3.2 建筑单体的被动处理59-61
  • 3.3.3 景观环境的调节降温61-62
  • 3.4 地域化的适宜技术62-65
  • 3.4.1 建筑空间的生态节能62-63
  • 3.4.2 建造手段的合理利用63-64
  • 3.4.3 建筑材料的适宜选择64-65
  • 3.5 小结65-67
  • 第4章 南京高校教学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应对策略67-85
  • 4.1 人文环境因素67-70
  • 4.1.1 社会文化67-68
  • 4.1.2 高校校园文化68-69
  • 4.1.3 高校的教学场所精神69-70
  • 4.2 对地区文化的沿革70-73
  • 4.2.1 地区空间结构的原型提取70-71
  • 4.2.2 建筑各面与周边环境的应对71-72
  • 4.2.3 地区建筑风格的元素提炼72-73
  • 4.3 对校园文脉的传承73-81
  • 4.3.1 老校园旧建筑的保护与更新73-76
  • 4.3.2 老校园中新建筑的文脉延续76-80
  • 4.3.3 新校园建筑的文脉传承80-81
  • 4.4 对教学场所精神营造81-84
  • 4.4.1 对空间开放精神的表达81-82
  • 4.4.2 对空间学科独特性的体现82-83
  • 4.4.3 对空间交流精神的营建83-84
  • 4.5 小结84-85
  • 第5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85-87
  • 5.1 小结85-86
  • 5.2 创新点86
  • 5.3 后续研究86-87
  • 参考文献87-90
  • 附录90-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91-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沐羲;;地域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2 陈海浪;阳建强;曹新民;;南京大学老校区的保护与发展[J];华中建筑;2008年08期

3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华中建筑;1998年01期

4 高冀生;中国“大学城”现象的思考[J];城市建筑;2005年09期

5 曾坚;;地域性建筑创作[J];城市建筑;2008年06期

6 周飞强;卢p

本文编号:746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46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