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马氏理论”对“布氏框架”的超越

发布时间:2017-08-30 13:35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马氏理论”对“布氏框架”的超越


  更多相关文章: 完成学业 要素分析 扎根理论 内容分析 编码


【摘要】:布卢姆的分类学开创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的先河,影响了20世纪的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分类而教"已成为教学设计者的共识。2001修订版的布氏分类学沿袭了1956版的基本思路,对各要素进行了重新思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布氏分类的重大发展。而与2001修订版产生于同期的马扎诺分类,则以更为独特的视角,从人的行为模式出发,以人的意识控制程度作为依据,将人类学习活动的自我、元认知、认知和知识四大系统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构筑了一种层次分明而又合为一体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新分类力图打破布氏分类的"框架"局限,致力于"理论"的构建。他的分类理论反映了信息社会主流的知识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追求统一的心理学基础,提升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的地位与作用,并把"自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最高层次,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突破了以往教育目标分类"要素模式"的局限,丰富了分类学研究的内涵,体现了对原有的"布氏框架"的超越。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完成学业 要素分析 扎根理论 内容分析 编码
【基金】:广西新世纪2010年教改工程项目“NVIVO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2010JGB047) 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分层可视化方法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2009A049)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nc.ude.uvtjz.jed//:ptth一、前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活动理论认为,活动由一系列的行动组成,每个行动都受着目标的控制,通过有意识的行动,最终达到共同的目标。在教学设计理论中,教学目标就是教学这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者为了进行有效教学,首先对目标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兰,杨开城;从TC学习模型到教学设计的整合性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其平;整体提高中创造精品——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胡胜利;;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白桂香,伍芳辉;小学低年级“听说训练”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周华丽;试论高职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目标与途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5 李九丽;学生工作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技能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杨丽华;关注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班主任工作的新目标[J];保山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8 李林会;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探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9 杨小坚;“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在跳远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左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途径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聂倩;;对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思考[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陈光磊;;对外汉语教学评估问题探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守盈;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4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5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伟川;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廖锦治;安溪县学业中等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吴惠东;论初中生物学的情感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三[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勇;张诗亚;;如何建设健康型学校[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靳芙兰;;浅谈学生的能力与培养[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陈琼;;了解成教生心理特征,促进其顺利完成学业[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4 王丽艳;;通过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石丽霞;吴亚楠;张伟;;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石油石化分会成立暨第四届石油石化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曹宁;汤为民;马池珠;;科教电视教学的系统观[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刘彦;周莹;;特困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宏萍;帮助贫困女孩完成学业[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王 晖;郑州市出台细则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N];河南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兰昆;陪读之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李艳辉 孙刚;评选津门“自强学生”[N];天津日报;2004年

5 王家俊;失学辍学救助十策[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6 ;全面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田温 田海明 编译;阿根廷是如何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透视完全学分制[N];河南日报;2003年

9 苏婷;农村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冯雷;开仓助学,救助贫困生[N];农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振军;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结构与要素的分析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牛玉霞;娱教技术视野中游戏化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冬;同在一片蓝天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平;基于LAMS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艳玲;构建安全学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田军;高校经济贫困生抑郁心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汪波;教科书之德育要素及传承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9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59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