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试论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意义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4 18:10

  本文关键词:试论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意义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品牌 以人为本 创新


【摘要】: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反过来推进环境育人。校园文化品牌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大学精神;从学校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结合,体现普世价值观,最终服务于社会,因而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入手,探讨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品牌 以人为本 创新
【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2010tjk181)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RWB201006)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1]作为维系大学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而校园文化品牌作为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立彬;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鄢家利;;校园文化与大学英语教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周亚芳;;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6期

3 侯波;辛香玲;高志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结构与功能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林华;;原型在创建文化品牌与塑造品牌文化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2 张琴;闫洪芹;;政府服务品牌开发意义及其途径研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寿波;论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袁胜军;信息资源视角的客户忠诚模型与管理体系构建[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月莉;复杂购买行为模式下品牌忠诚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娟;企业品牌资产评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李莉;高档饭店品牌资产、品牌关系对顾客重购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戴明辉;高科技企业品牌战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剑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岑姗;广州老字号的现状分析和品牌传播策略初探[D];暨南大学;2006年

6 陈晓靓;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竞争力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孙柯;品牌延伸及其价值评估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7年

8 唐生华;多品牌战略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9 王欣;对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品牌现状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守菊;中国品牌“短命”现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泳;传媒话语权力问题引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厚国;;现代教育评价应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晏清才;夏星频;;论当代校园文化的人本管理[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年05期

3 罗玉华;尕峰盘山;胡昌恩;;“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探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姝;韦增欣;;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J];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5 郭成;于锡金;郭熹崴;;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解修亮;;学校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0期

7 祝小雅;郑龙富;;改革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促发展[J];考试周刊;2007年42期

8 王艳丽;黄杉;黎力平;;“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创新[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9 柳礼泉;黄艳;;改善民生视阈下的教育公平问题论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10 苏德祥;;对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的刍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尉德芳;孟祥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明钧;;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管理[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庆珂;邹欣庆;;自由视角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7 车明全;罗兴江;;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弘扬职业精神 构筑教育诚信——县域教育管理理论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万利平;;以人为本,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小平;;大成教育战略与中国未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枚华;;用“三化”教育理念创办品牌学校[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云霞 黄标;市教师奖励基金会获殊荣[N];岳阳晚报;2010年

2 雷献威 作者系崇阳第一中学校长;以人为本教育与教育中的以人为本[N];咸宁日报;2005年

3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朱小蔓;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临泽县教育体育局 刘三虎;坚持以人为本 办人民满意教育[N];张掖日报;2008年

5 犍为县教育局 廖玉明;以人为本 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N];乐山日报;2009年

6 李伦娥;以人为本推动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记者 马效军;今年我省教育发展突出以人为本[N];甘肃日报;2007年

8 王和平;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N];承德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复培;以人为本均衡发展 争创省会一流教育[N];福州日报;2009年

10 龙先球 王秀达;“二抓一举”出亮点[N];北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圣福;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溅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素娥;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磊;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晓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文化的折射与剖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云水;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周四平;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戴晓琳;关于吉林省建设教育省若干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93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93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