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尴尬境遇及其生存之道

发布时间:2017-09-06 16:49

  本文关键词: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尴尬境遇及其生存之道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论 学科发展 尴尬之境 生存之道


【摘要】:于外实践功用乏力、本土特质缺失,于内观点歧异分化、行为抵牾趋离,致使当代中国教学论学科发展日入尴尬之境。究其缘由,乃社会整体文化断层、他者思想结构性内化所趋,人们对教学论实践功能理解失偏、期待有误所致,教学论研究共同体缺乏沟通交流,尚未达成共识所致。为此,教学论学科发展应当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教学思想与实践史,从中获取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本土特质;切实加强研究共同体内沟通交流,就某些重点分歧坐而论道直至达成共识;努力整合教学论分支学科群,依理论与实践两维力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教学论 学科发展 尴尬之境 生存之道
【基金】:杭州市“131”人才第二层次资助项目 杭州师范大学“勤慎”研究项目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1981年教学论成为我国教育学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随着自身的发展与日臻完善,教学论学科发展理应更为坚屹自信,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其学科纵深挺进过程中却越发陷入一种尴尬境地,本文拟对当前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尴尬之境及其成因,对该学科的生存之道进行省思,并请广大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 鸥;新世纪拒斥这样的教学论——主流教学论困境的根源及其走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杨小微;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兼论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2期

3 徐继存;;教学论学科的二重性及其规约[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惠;;试论高校文化力的提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童燕芳;;窦娥三桩誓愿的弗洛伊德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5 李兵;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6 兰莹萱;;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戴剑;张振华;;多元化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与变迁[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8 蒋凯;;教育学术共同体建设中的同行评议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何程妍;苏州市中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锐;场域结构的主体之维[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钦忠;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义及其哲学依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婷;西双版纳多民族学校中不同民族学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策三;教学论学科发展三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2 石鸥;面临考验的教育学边界——关于教育学三分科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田慧生;对教学论学科性质、地位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1997年08期

5 蔡宝来,王嘉毅;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J];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6 李瑾瑜,徐继存;也谈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与蔡宝来、王嘉毅商榷[J];教育研究;1998年12期

7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宝来;试论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规范[J];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2 蔡宝来;出路与展望:现代教学论的未来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许洁英,王嘉毅;范式的转换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吴也显;从教学论研究方法的变化看教学理论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10期

5 解红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7年Z1期

6 胡春博;王体明;;对教学论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02期

7 希尔加德;邵瑞珍;;教学论[J];全球教育展望;1979年03期

8 梁炳南;中国古代教学论扎记[J];教育导刊;1984年05期

9 ;教学论三大派的共性[J];中国教育学刊;1988年06期

10 武思敏 ,杨明全;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言[A];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C];2008年

2 曹晓萍;;优化选题与科技期刊质量[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应义斌;王剑平;赵文波;;从北美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谈我国设立生物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的必要性[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芳;邬志敏;李征涛;龚阳;刘颖;;浅谈专业特色实验基地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侯艳清;田雨普;;我国体育美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思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罗兴录;;作物栽培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启德;;序[A];水利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8 胡燕生;李斌;;影响中国病案学科发展因素探讨[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全国第11次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明金;;材料力学课程改革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胡魁;;对矿产地质勘查学科发展的几点意见[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杭生 陆益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增强理论自觉 促进学科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曲静;工业设计专家聚哈研讨学科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将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和趋势[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呈现六大趋势[N];江苏科技报;2007年

5 朱冰;我国学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清春;未来食品:如何吃得放心[N];科技日报;2007年

7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学术幼稚病”的N个表现[N];法制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延宏;科技进步离不开学科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刘莉;我国科学技术相关学科发展呈现六大特点[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我国建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报告[N];中国建设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海涛;NBIC融合技术与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贾莉莉;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彩梅;教学对真善美的追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D];河北大学;2003年

3 王月平;中小学课堂教学节奏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孙艳;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论审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傅琳;大陆家庭教育学之学科发展分析:198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晓梅;言语形式教学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杜晓初;我国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郝雅莉;案例教学法在《美术教学论》课程中的理论研究与运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巳入;基于学科发展的大学预算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04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04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