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教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模型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教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模型
【摘要】:本文重点关注了高校学生在网络教学活动中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3(TAM3)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引入感知娱乐性因素,从行为科学、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设置了影响学生接受网络教学行为意向的3个中介变量和9个外因变量,构建了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通过对325份调查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和预测高校学生接受网络教学行为意向;除了之前研究发现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外,娱乐性感知也是影响高校学生接受网络教学行为意向的重要中介变量;三个中介变量中易用性感知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小,9个外因变量中教师行为因素的影响最显著。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 学生 行为意向 网络教学 技术接受模型
【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高校数字化校园用户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JJ11423)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C10A084)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高校正在积极引入网络教学,以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截至2010年,我国高校上网课程已达到179373门。然而,就目前来看,网络教学的实施效果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样乐观。在某些高校,网络教学不仅没有提高教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骏;;张家骏:网络教学系统创造崭新教学模式[J];教育信息化;2006年08期
2 杨业清;;谈网络教学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西藏教育;2010年08期
3 阮滢;中教江城与一线教师共话网络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12期
4 刘松,林峰,王超;基于组件化技术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朱网兰;;网络教学的“建模”与对策摭谈[J];才智;2010年08期
6 王世军;;如何运用网络教学[J];吉林教育;2010年14期
7 关世军,高玉兰;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行为的根源和矫治[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8 彭继顺;;快速搭建农村网络教学系统[J];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Z1期
9 钱伟;网络教学系统辅助课堂教学的探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经验之一[J];教育信息化;2002年11期
10 赵振杰;习惯的养成与学生行为管理的“终结”[J];教学与管理;200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星;刘家勋;赵苗苗;;网络教学动态化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薛惠珍;;军队院校网络教学系统应用现状分析[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唐光政;傅素芬;陈红卫;郭兰婷;黄雪竹;;杭州市和成都市普通中学学生行为和情绪问题跨地区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肖汉仕;;遭遇劣性刺激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反应研究[A];第四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陈强;梁瑞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深化学科教学改革[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6 张敏;;信息环境下互动教学研究与实践[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范丽恒;;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陈自和;;利用网络资源 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卫新;;注重学生心理辅导,,营造班级和谐氛围[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范丽恒;金盛华;;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许俏文 通讯员 吴敏婷;学生行为偏差98%源于“黄书”[N];广州日报;2004年
2 郭铭;素质教育的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西安市第六十五中学 胡涛;浅谈美育对学生行为的影响[N];陕西科技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汪诗林;国防科大网络化教学开启教学新时尚[N];科技日报;2007年
5 吴从应(作者工作单位系江油中学);学校德育工作应贯彻“厚德重能、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N];四川政协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黄巧娣;教学质量提升年 德育引航[N];乐山日报;2007年
7 张红;爱与严 尺度如何把握[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记者 王艳红;英将考虑学生逃课罚家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卧 松;拿那些捣蛋的孩子怎么办[N];中国教师报;2004年
10 张养民;教育不仅要有“温室”[N];中国教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新龙;台湾大专院校教师工作倦怠、运动行为与健康状态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康;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中教学引导与控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黄勇;基于Web的教学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焰;网络教学系统中隐性知识转化策略探讨[D];扬州大学;2006年
4 温雪梅;论课堂的积极管理和学生行为的补救措施[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何磊;一种基于半分布式P2P结构的网络教学模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肖梅;基于网络数据库在线教学系统[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曲雷;天津中医学院网络教学系统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许晓安;基于Web的智能学习帮助系统ILAS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琳;大学生使用BBS的心理因素初探:质与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付得俊;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7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1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