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初中生自我妨碍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5:11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自我妨碍及其家庭环境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生 自我妨碍 家庭环境


【摘要】:自我妨碍是一种防御策略。在这种策略中,人们制造或声称有很多障碍物,这种障碍在执行行为之前,目的是巧妙地处理行为操作之后的归因。从而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别人的否定,或者抬高自我在他人眼中的能力表现。 自我价值的动机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在于确立自我价值。自我价值主要是由个人对自己能力的知觉或他人对自己能力的知觉所决定。人们往往用成功来肯定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失败会被解释为能力低下。由于教育体制本身的竞争性,一些学生注定要被认为是失败的,因此他们很难保持自我在学业能力上的信念和自我价值感。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这些学生会竭尽全力的避免失败,甚至会放弃追求成功的机会。学校是学生能力评价的主要场所,所以学生很容易采用自我妨碍策略来保护自己,或采用自我妨碍来提升自我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关于自我妨碍的研究,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家庭环境中,父母通过社会化心理机制对子女产生影响,父母的言语及行为,直接向初中生传递各种信息。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妨碍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木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代初中生自我妨碍的现状与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初中生自我妨碍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为自我妨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积累一些资料,提供一些数据参考,并且为家庭和学校教育实践中减少初中生的自我妨碍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视角。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柳林县的重点初中和普通初中两类类学校的60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同时,从量化研究的被试中随机抽取3名自我妨碍得分较高的学生参与访谈,运用心理分析法分析初中生采用自我妨碍策略的原因,进一步证实自我妨碍的确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量化研究通过差异性检验、多元线性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1)初中男生与女生的自我妨碍倾向具有很大差异。其中男生的自我妨碍倾向显著高于女生。 (2)自我妨碍在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初一年级与初二、初三年级具有很大差异。初二、初三年级差异不显著。 (3)初中生的家庭环境在城乡来源、父母不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4)自我妨碍得分与家庭环境整体呈极其显著的相关。其中具体为:自我妨碍与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道德宗教观”、“成功性”、“知识性”、“亲密度”和“组织性”呈现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而家庭环境的“矛盾性”、“控制性”则与其呈现正相关;
【关键词】:初中生 自我妨碍 家庭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2
  • 1.1 自我妨碍12-19
  • 1.1.1 自我妨碍的概念界定12-13
  • 1.1.2 自我妨碍的具体表现形式13-14
  • 1.1.3 自我妨碍的具体分类14-15
  • 1.1.4 自我妨碍的内在动机15-16
  • 1.1.5 自我妨碍行为的后果16-17
  • 1.1.6 自我妨碍与归因的关系17-18
  • 1.1.7 有关自我妨碍的研究18-19
  • 1.2 家庭环境19-22
  • 1.2.1 家庭环境的涵义19
  • 1.2.2 家庭环境的类型19-20
  • 1.2.3 关于家庭环境的研究20-22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22-25
  • 2.1 问题的提出22-23
  • 2.2 研究的意义23-25
  • 2.2.1 研究的理论意义23-24
  • 2.2.2 研究的现实意义24-25
  • 第三章 调查研究25-37
  • 3.1 研究方法25-26
  • 3.1.1 研究对象25
  • 3.1.2 研究工具25-26
  • 3.1.3 问卷施测26
  • 3.1.4 统计方法26
  • 3.2 数据结果26-31
  • 3.2.1 自我妨碍与家庭环境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6-27
  • 3.2.2 初中生自我妨碍的特点分析27-28
  • 3.2.3 初中生的家庭环境特点分析28-30
  • 3.2.4 初中生自我妨碍与家庭环境之间的相关30
  • 3.2.5 家庭环境各维度对自我妨碍的回归分析30-31
  • 3.3 分析与讨论31-37
  • 3.3.1 初中生采用自我妨碍策略的研究价值31
  • 3.3.2 初中生自我妨碍的特点31-34
  • 3.3.3 初中生的家庭环境特点34-35
  • 3.3.4 初中生自我妨碍与家庭环境的相关35-37
  • 第四章 个案研究37-49
  • 4.1 个案的选取37
  • 4.2 研究过程37-47
  • 4.2.1 初步访谈37-38
  • 4.2.2 个案访谈过程与分析38-47
  • 4.3 访谈总结47-49
  • 第五章 总结49-50
  • 5.1 研究结论49
  • 5.2 研究不足49-50
  • 参考文献50-55
  • 附录55-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9-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东,袁冬华,孟威佳;国外关于自我妨碍的研究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4期

2 何剑;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环境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2期

3 王爱玲;;家庭环境:重要的教育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S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娜;父亲意象人格面具结构的实证研究与心理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2 李春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袁冬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戴妍;不同情境中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取向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尚丽娟;初中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芦朝霞;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黄爽;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郑应霞;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燕;中学生的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军;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多元智力倾向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8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18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d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