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职业锚理论视野中的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5:35

  本文关键词:职业锚理论视野中的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锚”理论 农村教师 职业发展


【摘要】:随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然而,从“职业锚”角度去探索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从“职业锚”理论的视角对农村教师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体及其管理者丰富发展教师的“职业锚”,找到其职业定位,促进职业发展。这不仅是现有条件下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将人们固定于某种职业的工具,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的维度包括知识与技能、职业性向、动机与需要、优势与劣势、价值与态度、职业通道、家庭生命周期和职业信息等八个方面;它分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等八个类型。教师职业发展又称教师职业生涯,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成就及职位等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建立自己“职业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即“职业锚”。“职业锚”理论有利于客观评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状况,有利于了解自己的教育职业性向,有利于明确自己的教育职业动机与需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有利于明确自己的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预期自己的职业通道,有利于认识自己的家庭生命周期,有利于关注自己的职业信息。 从“职业锚”理论的视野,调查发现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知识结构不平衡,农村教师的职业性向与其职业不相宜,缺乏职业发展的动机,其职业价值观倾向物质化,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太大,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信息渠道太窄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具体对策:更新传统知识观念,提升农村教师独特的知识技能;尊重不同的职业性向,培养农村教师的积极情感;关注不同职业动机,激励农村教师新的需要;创造多元发展的机会,拓展农村教师的职业通道;关注婚姻家庭生活,促进农村教师的人生幸福;建设与疏通信息渠道、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等。
【关键词】:“职业锚”理论 农村教师 职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附表索引11-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0 选题背景与意义12
  • 1.1 研究的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22
  • 1.2.1 “职业锚”理论的相关研究13-15
  • 1.2.2 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15-17
  • 1.2.3 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研究17-19
  • 1.2.4 “职业锚”理论与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19-22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22-24
  • 1.3.1 研究内容22
  • 1.3.2 研究方法22-24
  • 第2章 “职业锚”理论的诠释24-33
  • 2.1 “职业锚”的内涵24-25
  • 2.2 “职业锚”的维度25-27
  • 2.2.1 知识与技能25
  • 2.2.2 职业性向25-26
  • 2.2.3 动机与需要26
  • 2.2.4 优势与劣势26
  • 2.2.5 价值与态度26
  • 2.2.6 职业通道26-27
  • 2.2.7 家庭生命周期27
  • 2.2.8 职业信息27
  • 2.3 “职业锚”的类型27-29
  • 2.3.1 技术/职能型28
  • 2.3.2 管理型28
  • 2.3.3 自主/独立型28
  • 2.3.4 安全稳定型28-29
  • 2.3.5 创造/创业型29
  • 2.3.6 服务型29
  • 2.3.7 挑战型29
  • 2.3.8 生活型29
  • 2.4 “职业锚”理论对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作用29-33
  • 2.4.1 有利于客观评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状况30
  • 2.4.2 有利于了解自己的教育职业性向30
  • 2.4.3 有利于明确自己的教育职业动机与需要30
  • 2.4.4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30-31
  • 2.4.5 有利于明确自己的价值与态度31
  • 2.4.6 有利于预期自己的职业通道31
  • 2.4.7 有利于认识自己的家庭生命周期31-32
  • 2.4.8 有利于关注自己的职业信息32-33
  • 第3章 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33-45
  •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33
  • 3.1.1 调查的目的与对象33
  • 3.1.2 调查的内容与设计33
  • 3.1.3 调查的过程与方法33
  • 3.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33-42
  • 3.2.1 农村教师的知识与技能34-35
  • 3.2.2 农村教师的职业性向35
  • 3.2.3 农村教师的动机与需要35-38
  • 3.2.4 农村教师的优势与劣势38-39
  • 3.2.5 农村教师的价值观与态度39-40
  • 3.2.6 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40
  • 3.2.7 农村教师的家庭生命周期40-41
  • 3.2.8 农村教师的职业信息41-42
  • 3.3 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2-45
  • 3.3.1 农村教师知识结构不平衡43
  • 3.3.2 农村教师的职业性向与其职业不相宜43
  • 3.3.3 农村教师缺乏职业发展的动机43
  • 3.3.4 农村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倾向物质化43-44
  • 3.3.5 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通道太少44
  • 3.3.6 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太大44
  • 3.3.7 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信息渠道太窄44-45
  • 第4章 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45-51
  • 4.1 更新传统知识观念,提升农村教师独特的知识技能45-46
  • 4.2 尊重不同的职业性向,培养农村教师的积极情感46-47
  • 4.3 关注不同职业动机,激励农村教师新的需要47-48
  • 4.4 创造多元发展的机会,拓展农村教师的职业通道48
  • 4.5 关注婚姻家庭生活,促进农村教师的人生幸福48-49
  • 4.6 建设与疏通信息渠道、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附录 A 调查问卷56-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丽,常蕤;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李辉山;;基于“职业锚”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E·H·施恩;职业锚理论[J];中国人才;2002年09期

4 吴江;;职业生涯管理系列之一 识别职业锚 把握成功人生[J];中国人才;2010年01期

5 张丽萍;陈京军;刘艳辉;;农村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编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6 丁翠萍;丁艳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以甘肃省漳县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江历明;;教师职业生涯危机与管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8 程德华;;从职业锚角度看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张跃刚;;略论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9期



本文编号:818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18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